中国近期高调展示军事实力,并非突然改变策略,而是国家长期战略规划的必然结果。这一

福到了 2025-02-17 17:19:22

中国近期高调展示军事实力,并非突然改变策略,而是国家长期战略规划的必然结果。这一战略的核心是“三步走”,旨在逐步提升综合国力,最终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 邓小平时代提出的“三步走”战略,描绘了长达70年的发展蓝图:第一步,十年解决温饱;第二步,十年实现小康;第三步,五十年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回顾历史,中国的每一步都紧密遵循这一规划。 80年代,中国GDP仅占全球的1%-2%,经济基础薄弱,技术落后。即便如此,中国仍制定了赶超发达国家的宏伟计划,展现出非凡的远见和魄力。 当时的全球经济由欧美发达国家主导。亚洲四小龙和日本作为其代工厂,获得了快速发展的机会。而中国大陆甚至没有资格成为代工厂。为改变这一局面,中国实施了“引进来、走出去”战略,逐步从计划经济转向市场经济。 外国资本和技术被中国的人口红利和制度变革吸引,开始涌入。沿海城市兴建大量工业厂房,吸引大批农民工参与生产制造。中国经济也因此转变为出口导向型,为欧美发达国家提供廉价工业品。 欧美国家的设想是,中国长期扮演代工厂的角色,为他们提供源源不断的廉价商品。 初期,中国确实扮演了这样的角色,因为首要任务是解决温饱,提高人民生活水平。通过“以10亿双袜子换一架飞机”的努力,中国完成了“三步走”战略的前两步,实现了温饱和小康。 但中国从未打算永远停留在代工厂阶段。在解决温饱和小康的同时,中国也在悄悄构建自己的工业体系。通过引进人才、大力发展高等教育、举全国之力投入设备研发、改革开放吸引外资,逐步积累了自身的工业基础。 2010年,中国经济总量超过日本,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引起了全球关注,也让美国开始警觉,并将战略重心从中东转向亚太,对中国展开全面打压。 此前30年,并非美国没有打压中国,只是由于中国体量相对较小,美国的注意力集中在苏联和中东,加上中国韬光养晦的策略,才获得了30年的快速发展期。 随着中国经济实力增强,韬光养晦不再适用。中国开始大力发展高科技产业,推动产业升级,在芯片、汽车、新能源、大飞机等领域投入巨资研发。 美国则制造各种事件,试图通过战争拖垮中国经济,例如美舰擅闯台海、佩洛西窜访台湾等。中国始终保持克制,避免卷入战争,因为一旦开战,将面临经济封锁、人才和资本外流,国力消耗等严重后果。 现在,中国已进入“三步走”战略第三步的下半场。 此时展示军事实力,是为了维护国家利益,推动人民币国际化,增强“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信心,震慑潜在对手。 中国要让世界明白,其有能力维护自身利益,任何阻挠中国发展的行为都将付出代价。 公开展示军事实力,是为了避免误判,降低战争风险,最终实现和平发展。

0 阅读:103

猜你喜欢

福到了

福到了

每天定时更新,喜欢的记得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