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我3亿,我就上交!”一个农民在自己的宅基地里,挖出一副象棋,一共有32枚棋子

小娅说知识 2025-02-17 15:59:07

“给我3亿,我就上交!”一个农民在自己的宅基地里,挖出一副象棋,一共有32枚棋子。专家经过鉴定之后,发现是宝贵的文物,让他上交给博物馆,但农民不愿意免费上交。 阳光明媚的午后,龚胜汉与工人们正在挖掘地基。突然,铁锹碰到了一块坚硬的物体,发出清脆的响声,龚胜汉觉得不对劲,便开始挖掘周围的泥土。 随着方砖的揭开,龚胜汉发现下方居然堆着木炭,似乎是为了防潮。 然而,木炭底下却意外露出一个陈旧的木盒。 打开盒子的瞬间,龚胜汉看到里面整齐地摆放着32枚铜质棋子,棋子背面有着兵器的图案,并且每枚棋子上刻有“崇宁通宝”的字样。这一发现令他既激动又疑惑:“这会不会真是个宝贝?” 起初,龚胜汉并未意识到这些铜象棋的真正价值。他只是将它们藏在家里,想着也许能卖个好价钱。可消息在村里不胫而走,许多人纷纷跑来打探。 很快,这个发现引起了文物商人的注意。第一位商人开出了1000元的报价,在当时1000元已经是一笔不小的金额。 然而,龚胜汉果断拒绝了。他觉得,这副象棋一定不止这点价值,便将它当做传家宝珍藏了起来。 随着越来越多的人前来询问,报价不断攀升。2000元、5000元、甚至10000元,商人们的竞争愈发激烈。 但龚胜汉心中早有打算,他意识到这些棋子的价值远不止这些,甚至可能是一笔巨大的财富。 随着事情的传播,当地的文物部门也获悉了这一发现,并派出了专家前来鉴定。经过仔细检查,专家们确认这副铜象棋为北宋时期的珍贵文物,铸造工艺精湛,历史价值不可估量。 专家们推测,这副象棋可能属于当时“棋待诏”这一官职的工作人员使用,具有极高的历史和文化价值。 鉴定结果让龚胜汉更加确信这副铜象棋的价值,也让他更加坚定了自己的立场。文物部门的工作人员多次上门,要求他将这副文物上交国家。 龚胜汉并不愿意轻易放手。他坚持认为,这些东西是在自己家院子里挖出来的,理应归自己所有。他不仅拒绝了专家的建议,还提出了一个让人震惊的条件:“没有3个亿,一切免谈!” 龚胜汉的强硬态度让文物部门的工作人员感到棘手。面对龚胜汉的要求,工作人员并未急于发火,而是采取了耐心的劝说方式。县文物管理部门的副县长也亲自出面,与龚胜汉进行沟通。 副县长讲述了中国历史上许多文物被掠夺的悲剧,特别提到了圆明园的文物流失,强调了文物上交国家的重要性,只有这样才能得到妥善保护,避免它们流失海外。 龚胜汉听后心中有所触动,但他仍然坚持要求高额的补偿。他认为,自己拥有这些文物的所有权,理应得到相应的经济回报。 经过几轮沟通,最终,龚胜汉同意将这副铜象棋上交给国家,并得到了文物部门的奖励和认可。 这副铜象棋现被安义县博物馆珍藏,成为了镇馆之宝。它不仅是北宋时期象棋文化的见证,也承载着我国深厚的文化底蕴。 在如今的社会,文物不仅是属于个人的财富,它们是全社会、全民族的共同遗产。无论是通过法律的支持,还是通过人们的自觉行动,文物的保护都需要每个人的参与。 (信息来源:资治鉴史2023-03-20《文物故事:江西一农民挖出一盒铜象棋,安义博物馆收藏为镇馆之宝》)

0 阅读:120
小娅说知识

小娅说知识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