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地时间2月14日,中国外交部长王毅在第61届慕尼黑安全会议上谈到乌克兰问题时被

环球微视角 2025-02-17 15:02:45

当地时间2月14日,中国外交部长王毅在第61届慕尼黑安全会议上谈到乌克兰问题时被问到,会否通过减少从俄罗斯进口等措施,施压俄方尽早结束战争。王毅表示中俄之间的交往是正常的国与国之间的交往。针对购买油气问题,王毅反问,如果中国不从俄罗斯买,哪个国家能够提供如此巨量的油气来满足中国民众的需求。

中国每年从俄罗斯进口的天然气量已经达到380亿立方米,而“西伯利亚力量2号”管道一旦建成,运输量将飙升至500亿立方米。这些数字背后是华北地区数亿家庭的供暖保障,是长三角珠三角工业园区的生产线,更是中国能源安全的战略底线。俄罗斯作为全球唯一能稳定供应如此庞大天然气量的国家或地区,与其合作根本不是“支不支持战争”的道德判断题,而是关乎国计民生的生存必答题。就像你家楼下只有一家超市能稳定供应大米,难道会因为邻居吵架就让自己全家饿肚子?

中国不傻,切断俄气进口意味着相当于突然砍掉全国20%的石油和15%的天然气供应,这引发的不仅是工厂停产、电价暴涨,更可能导致社会运行停摆。2017年华北“气荒”导致医院手术室断电的教训还历历在目,如今美西方却想忽悠我们主动制造更大危机。

中俄签下的超长期优惠合同,每年为中国省下的外汇足以建造三座港珠澳大桥。更厉害的是,这些合同一签就是三十年,直接把美国页岩气巨头锁死在价格战门外。这种操作让西方能源公司看得眼红,却又无可奈何,毕竟这是美国政府恶化中国关系的直接结果,白白把万亿级别的蛋糕拱手让人。这气得美国前国务卿布林肯曾在会晤中赤裸裸威胁,“中国必须在对俄关系上重新选择。”

这三年来,美方总爱炒作“中国在俄乌冲突中赚差价”,却选择性忽视中俄合作的深层逻辑。在两国贸易额突破2000亿美元的背后,是俄罗斯的油气管道直通中国炼油厂,中国的汽车机械开进西伯利亚矿山。这种经济结构的互补性,比单纯买卖关系牢固百倍。就像华为能在制裁下活下来,靠的是十年如一日研发海思芯片;中俄贸易能扛住西方压力,凭的是二十年能源基建的厚积薄发。

总之,中国始终如一,说到做到,中国从冲突爆发第一天就明确“三不原则”,不递刀子、不浇油、不谋私利。而美国呢?美国嘴上喊着“支持乌克兰”,私底下却通过中间商倒卖俄油为自己牟利,对于他们而言哪有什么立场可言,有的只是对金钱的贪婪。

0 阅读:82
环球微视角

环球微视角

实时追踪全球热点,深度剖析国际时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