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发!猴痘疫情再升级,根据世卫组织2月13日发布的报告,截至2024年底,全球已有100多个国家和地区报告了124,753例确诊病例,272例死亡病例。我们该如何应对?这一原本相对小众的传染病,在全球范围内呈现出愈发严峻的态势,引发了广泛的担忧。那么,猴痘疫情究竟发展到了什么程度?它又会对我们的生活产生怎样的影响呢? 自2024年以来,猴痘疫情出现了新的变化,形势愈发严峻。非洲国家报告的猴痘病例数和死亡数激增,一种更加致命的猴痘病毒新毒株——Ib分支在刚果(金)快速传播,并已蔓延至布隆迪、乌干达等周边国家 。 在中国,也出现了猴痘病毒Ib亚分支聚集性疫情。2025年1月9日,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通报,传染源为1位有刚果(金)旅居史的外籍人员,随后在密切接触者中陆续发现4例关联病例。这一情况迅速引起国家及浙江、广东、北京、天津等省(市)的高度重视,联防联控机制即刻启动。 猴痘病毒Ib分支之所以引发如此大的关注,与其自身特点密切相关。作为猴痘病毒I型的变异株,它的致病性较以往更强。与II型分支相比,Ib分支不仅更易通过性接触和生殖器病变进行隐匿传播,还具有低剂量感染特性,潜伏期最长可达21天。这使得病毒的传播更加难以察觉和防控,一旦在人群中扩散,将给疫情防控带来极大挑战。 面对来势汹汹的猴痘疫情,各国纷纷采取应对措施。中国迅速行动,将猴痘纳入乙类传染病管理,强化入境人员检疫工作,从源头上把控疫情输入风险。同时,发布《抗猴痘病毒药物临床试验技术指导原则》,加快抗猴痘病毒药物的研发进程。2025年2月,中国批准首款广谱抗正痘病毒药物“注射用BSY001”进入临床试验,为抗击猴痘疫情注入了新的希望。 世卫组织在全球抗击猴痘疫情中发挥着重要的协调作用。呼吁国际社会加强对非洲疫区的疫苗援助,提升当地检测能力,以遏制病毒在非洲的进一步传播,减少跨境传播风险。同时,敦促各国强化监测体系,及时准确地报告病例信息,以便更好地掌握疫情动态。此外,建议高风险地区积极推行疫苗接种,加强旅行筛查工作,并开展广泛的公共卫生宣传,提高民众对猴痘的认知和防范意识。 对于我们普通民众来说,也需要提高对猴痘的认知和防范意识。了解猴痘的传播途径和症状,避免与疑似猴痘患者进行密切接触,避免与可疑感染者发生性行为。避免接触患者使用过的物品和材料,例如餐具、杯具、床上用品、毛巾或衣服等。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经常清洁和消毒,做好手卫生。如果出现不明原因的发热、皮疹、淋巴结肿大等症状,应主动就医,并告知接诊医生境外旅居史、可疑动物和人员或猴痘病例的接触史或暴露史,以协助诊断和治疗。 猴痘疫情的爆发提醒我们,全球公共卫生安全面临着诸多不确定性和挑战。在全球化的时代背景下,传染病的传播速度和范围都远超以往。各国需加强合作,共享信息,共同研发应对策略,提升全球公共卫生体系的韧性和应对能力。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在面对像猴痘这样的疫情时,做到快速响应、有效防控,保障全球人民的健康福祉。让我们持续关注猴痘疫情的发展,积极做好防范措施,共同守护我们的健康家园。
突发!猴痘疫情再升级,根据世卫组织2月13日发布的报告,截至2024年底,全球已
正大聊社会
2025-02-17 08:51:59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