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轻时总听在修车厂干了几十年的二爹念叨:“普通人买车就得图便宜,配置能减就减。”那时候觉得他抠门,直到自己买了辆裸配车开上五年才恍然大悟——这老爷子活得通透啊! 我的车是手动挡低配版,连个倒车影像都没有。刚提车时被同事笑话“丐中丐”,可这些年下来,油耗稳定在6个左右,除了换机油连颗螺丝都没动过。反观邻居花二十多万买的顶配SUV,液晶屏黑屏修了三次,全景天窗漏水换了胶条,每次见面都跟我倒苦水:“早知听你姑父的!” 现在刷短视频,满屏都是零重力座椅、车载KTV的推广,看得人眼花缭乱。可仔细想想,咱们普通老百姓要这些花架子干啥?上周陪表弟去看车,4S店小哥拼命推销智能香氛系统,表弟差点心动。我当场泼冷水:“这玩意换个滤芯顶你半个月油钱,你确定要当这冤大头?” 网上有个段子说得扎心:月薪五千的教月薪三万的怎么选车。现实是,二三线城市普通家庭买辆十万出头的车,真得精打细算。我同事去年咬牙上了BBA入门款,现在天天带饭上班,车在单位地库吃灰——保养太贵舍不得开,你说这是图啥? 看车企的配置表就像逛超市,总想往购物车里加东西。可真正用起来才发现,那些花里胡哨的配置跟鸡肋似的。朋友的车带座椅按摩,用了两次就嫌硌得慌;同事的自动泊车功能,在地库试了三次都没成功,最后还是自己倒进去。倒是那些经典低配车,就像诺基亚3310,虽然土得掉渣,但关键时刻真扛造。 最近逛论坛看见个神评论:“买高配车就像娶媳妇,光看脸蛋容易掉坑里。会过日子的,还得看能不能踏实跟你柴米油盐。”这话糙理不糙。现在经济不景气,谁家不是攥着钱袋子过日子?与其为那些用不上的配置买单,不如留着钱给孩子报个辅导班,给老人添件新衣裳。 说到底,车就是个铁皮壳子加四个轱辘。那些张口闭口“人生标配”的,不是卖车的,就是被消费主义洗脑的。真到用钱的时候,车轱辘又不能当金镯子卖。您说是不是这个理?
年轻时总听在修车厂干了几十年的二爹念叨:“普通人买车就得图便宜,配置能减就减。”
茶币讲坛
2025-02-17 08:39:33
0
阅读:1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