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1937年,机枪手卿伯金正在放哨,突然听到了稻田中奇怪的水声,他小心地摸过去一

熹然说历史 2025-02-16 22:11:17

在1937年,机枪手卿伯金正在放哨,突然听到了稻田中奇怪的水声,他小心地摸过去一看,结果吓了一大跳:“天哪,怎么有这么多鬼子?” 1933年,卿伯金23岁,正是血气方刚的年纪。他瞒着父母,偷偷跑去参了军。部队首长见他身强体壮,就把他分到了甲级战斗连当兵。卿伯金心里别提多高兴了。 新兵蛋子卿伯金,脑筋活络,学东西又快。不出三个月,就把各种枪支弹药的性能摸了个透。尤其是马克沁重机枪这个庞然大物,卿伯金更是青睐有加。他没事就搞卸子弹夹锻炼手法,苦练瞄准、射击,班长看了直夸他是块当机枪手的好料。 卿伯金有股子倔强的韧劲。夏天训练,大伙儿中暑昏倒一大片,就数他一个挺着。冬天野外拉练,冻得哆嗦发抖,卿伯金咬紧牙关绝不喊一声苦。就这样,他很快在连里脱颖而出,成了一枝独秀的尖兵。 1935年,卿伯金的连队奉命开赴江西,参加围剿红军的战斗。共产党领导的红军是工农子弟兵,骁勇善战,让国民党军队吃尽了苦头。一次遭遇战,卿伯金所在的排险些全军覆没,他一个人端着重机枪,一边后撤,一边向着山崖上的敌人射击,掩护大部队成功突围。这一仗,他成了连队的英雄,荣立了二等功。 从此,连长对卿伯金刮目相看。卿伯金也更加兢兢业业,勤学苦练,很快成长为一名出色的重机枪手。在与红军的战斗中,他先后荣立三等功两次,二等功一次,成绩斐然。 1937年7月7日,卢沟桥事变爆发,日寇的铁蹄踏进了中国的国土。卿伯金的部队火速开赴淞沪前线,抗击日寇。要让鬼子知道,中国人民可不是好欺负的! 卿伯金随部队来到上海郊区宝山镇,准备迎击日寇的进攻。那时候的宝山,还是一片农田和村落,远离了城市的喧嚣。可日寇的炮火,马上就要让这里变成一片焦土。 当地的百姓们听说要打仗了,都吓得魂飞魄散,拖家带口地逃难去了。卿伯金和战友们守在宝山前沿阵地,誓要同日寇血战到底。 "轰隆隆",天空中出现了日寇的飞机编队。卿伯金抬头一看,心里暗暗吃惊。他们连的高射机枪不多,恐怕拿这些飞机没什么办法。 果不其然,日寇飞机疯狂轰炸,宝山前线瞬间被炸得一片狼藉。卿伯金眼看着不少战友倒在血泊中,胸中的怒火噌噌往上冒。 "八嘎呀路,想欺负我们没有空军吗?看我关爱你们!"卿伯金在心里狠狠地骂了一句,端起了他那挺改装过的马克沁重机枪。这挺机枪平时对付敌军步兵和骑兵绰绰有余,可对付飞机,还真有点勉强。 但卿伯金可不管这些。他仔细瞄准,等着敌机飞到射程范围内。"砰砰砰",重机枪喷出一串火舌,朝着低空俯冲轰炸的敌机射去,那架飞机的机翼上立刻多了几个弹孔。 敌机似乎被打懵了,赶紧拉高机头想要逃走。卿伯金岂容它得逞,又是一梭子弹,正中敌机的油箱。"轰"的一声,那架飞机化作一团火球,直直坠落地面。 这一幕,让宝山前线的将士们振奋不已。原来日寇的飞机,也不过如此嘛! 卿伯金心里也是热血沸腾,端起机枪,一鼓作气,又接连击落了两架敌机。余下的日寇飞机见状,吓得掉头就跑,再不敢往这边飞了。 这一仗,可是大大提振了宝山守军的士气。指挥官赞不绝口,专门号召大伙向卿伯金学习。这下子,大家伙儿心里都有了底,誓要将日寇赶出中国。 可是让人万万没想到,一个月后,日寇发动更大规模的进攻,宝山竟然失守了。卿伯金所在的部队被迫撤退,战士们个个垂头丧气,却又无可奈何。 就在此时,一个紧急情报传来:日军的一支奇袭部队,正潜伏在宝山以北的稻田里,准备偷袭国军阵地。这可怎么办?再不阻止,后果不堪设想。 卿伯金主动请缨,要求率一小支分队,偷偷摸到稻田埋伏,给日寇来个出其不意。指挥官一听,眼前一亮,当即点头同意。 夜幕降临,卿伯金带着二十几名战士,没有惊动日寇的岗哨,悄悄接近稻田。借助微弱的月光,他仔细观察稻田中的动静。 咦,好像有什么声音!卿伯金屏住呼吸,将耳朵贴在稻田的泥土上。没错,是有人在水田里轻轻涉水的声音。是敌人,一定是敌人! 卿伯金一个激灵,赶紧回身朝战士们打了个手势。大伙会意,立刻端起步枪,摆好战斗队形。卿伯金挥了挥手,众人如猛虎下山,朝着稻田里扑了过去。 "八嘎呀路!"一声怒吼,日寇士兵纷纷从稻田里跳起来。他们哪里想得到,自己精心部署的偷袭计划,竟被国军识破了。枪声大作,双方展开了激战。 卿伯金端着重机枪左右开火,将一个个日寇打得人仰马翻。有几个鬼子想绕到他身后偷袭,都被他眼尖发现,一梭子弹把几个脑袋打开了花。 战斗持续到天蒙蒙亮,卿伯金和战友们以寡敌众,终于击退了日寇的奇袭部队。原本欲偷袭国军的日本兵,折损了大半,落荒而逃。 这一仗,卿伯金又立下了大功,得到了嘉奖。他满脸尘土,浴血奋战的英姿,令人钦佩。只是,身后的稻田里横七竖八地躺着不少牺牲的战友。卿伯金心里别提多难过了,但为了祖国,他愿付出一切。

0 阅读:136

猜你喜欢

熹然说历史

熹然说历史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