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流性食管炎,存好了,我只发这一次! 大家好,我是中医主任陈玉龙,从事临床工作

陈玉龙谈养护 2025-02-16 19:34:52

反流性食管炎,存好了,我只发这一次! 大家好,我是中医主任陈玉龙,从事临床工作 40 余年,在胃肠方面有着丰富的经验,今天就来给大家分享一些应对反流性食管炎的方法。 你是否曾被烧心、反流折磨得夜不能寐,连正常呼吸都觉得难受?反流性食管炎这个看似常见却又十分恼人的疾病,正困扰着许多人。 中医经典《黄帝内经》有云 “百病生于气也”,肝主疏泄,调畅气机,若长期情志不畅,肝郁气滞,横逆犯胃,脾胃气机升降失常,就易引发反流性食管炎。中医认为胃气需要 “降”,胃的功能正常,常用 “以降为顺”“以通为和” 来说明。 如果胃失和降,胃气上逆,就会诱发反流,出现反酸嗳气、咳嗽、胃痛等症状。而根据不同的症状表现,反流性食管炎在中医里可分为以下几种类型: 肝气犯胃型:主要表现为泛酸、胸骨后及胃脘部烧灼不适,胀满作痛,脘痛连胁,嗳气频繁,吞咽不利,大便不畅,每因情志因素而疼痛发作,舌苔薄白,脉弦。此型需疏肝理气 。 肝胃郁热型:主要表现为胸骨后及胃脘部烧灼不适,疼痛、痛势急迫,烦躁易怒,口干口苦,舌红苔黄,脉弦或数。此时当泄热和胃。 瘀血停滞型:主要表现为胸骨后及胃脘部烧灼不适、疼痛,痛有定处而拒按,痛为针刺或刀割,舌质暗紫,脉涩。应当理气正痛。 脾胃阴虚型:主要表现为胸骨后及胃脘部烧灼不适,疼痛隐隐,口干咽燥,或口渴,大便干燥,舌红少津,脉多弦细。治法为养阴和胃。 脾胃虚寒型:主要表现为胸骨后及胃脘部烧灼不适,疼痛隐隐,吐清水,喜暖喜按,纳食减少,神疲乏力,甚至手足不温,大便溏薄,舌质淡,脉软弱。应以温中健脾为治疗原则。 前几天我接诊了一位让我印象深刻的患者王某,42 岁的男性。他一脸痛苦地诉说着被烧心、反流折磨的日子,胸骨后仿佛总有一团火在烧,连呼吸都带着灼痛,烦躁易怒的情绪也严重影响了他的生活。他的这些症状近期逐渐加重,在胃镜检查中被确诊为反流性食管炎。平素他饮食习惯不规律,偏爱油腻食物,长期情绪波动大,工作压力较大。 经辨证,患者王某属于肝郁脾虚型,导致气机不畅,脾胃失运,食物无法正常消化,易导致胃肠功能紊乱,出现反流性食管炎症状。 刻诊时,他胃脘部胀满,嗳气频作,口苦咽干。舌质红,苔薄白腻,大便干结。 针对此,我开出如下药方:旋复花、黄芪、党参、炒白芍、当归、炒麦芽、焦神曲、大腹皮。 患者服药一个疗程后,烧心、反流等症状明显改善。在原方稍做加减,继续服药一个月,胃肠功能恢复正常,精神状态良好,食欲增加,情绪也稳定了。当然,因为反流性食管炎属于慢性疾病,生活中也需要注意饮食习惯以及调养,有助于疾病的康复。(个人用药不得擅自使用,需要在医生的指导下规范使用) 这个方子为什么能有这样的效果呢? 旋复花善于降气化痰,其性主降,能将上逆之胃气向下引导,与柴胡相伍,一升一降,调畅气机,更好地发挥疏肝解郁之效。 黄芪、党参则着重益气健脾,为脾胃功能的恢复注入动力。 炒白芍、当归不仅能活血调经,二者搭配还能养血柔肝,辅助肝气的条达。 炒麦芽、焦神曲相须为用,增强健脾和胃、消食化积的功效,助力脾胃对食物的消化吸收。大 腹皮能润肠通便,使体内糟粕及时排出,减轻胃肠负担。 通过综合调理胃肠功能,改善患者的症状和生活质量。 在使用方剂时,应遵循医嘱,根据患者的具体病情和体质进行个性化调整。最重要的是,不想被反流困扰,一定要保持心情舒畅。

0 阅读:167

评论列表

汉师

汉师

2
2025-02-16 21:10

半夏 茯苓 白芍 甘草 枳壳

陈玉龙谈养护

陈玉龙谈养护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