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奉俊昊执导,罗伯特·帕丁森主演的《编号17》在柏林电影节首映之后开分,烂番茄新鲜度由最初的76%升至84%,MTC评分74,以下为部分媒体影评人的评价:
Discussing Film:如果说《寄生虫》是在探讨资本主义如何成为阶级分化和社会不平等的根源,那么奉俊昊的讽刺电影《编号17》则是一部既幽默又深刻的作品,展现了一个因资本主义贪婪而失去人性的未来世界。
The Lamplight Review:《编号17》讲述了一个关于坚持自身价值的小而顽强的故事。这不仅仅是关于身体上的生存,更是关于哲学意义上的生存;它不只是关于活下去,而是关于拒绝被抹去。
FirstShowing.net:这就是奉俊昊的《星河战队》。这部电影太棒了,甚至比《雪国列车》还要出色。
io9.com:《编号17》是一部有些不均衡但仍然令人愉快的电影,随着时间的推移、距离的拉长以及观众视角的变化,它很可能会越来越好。然而,当下观看这部电影仍然让人感觉现实与科幻未来的界限过于模糊。但它足够奇特,值得一看。
Empire Magazine:就像米奇本人一样,这部电影有些滑稽,也有些不太连贯,但它既有趣又发人深省,甚至比我们希望的更具现实感。对于这个奇怪的时代来说,这是一部迷人的太空怪片。
AwardsWatch:有两件事可以打破暴力与剥削的恶性循环:一个是爱,另一个是革命。幸运的是,《编号17》两者兼具。
Slashfilm:《编号17》是一部令人动容又不失幽默的电影,深刻探讨了资本主义、殖民化与腐败。它是我们这个时代的完美电影,也是奉俊昊最出色的英语电影。
Time Out :《编号17》可能没有奉俊昊以往作品那样犀利的政治批判性,但它无疑是一场精彩绝伦的狂欢:一部既庞大又怪异的奇观电影,完全不同于当下的大部分商业大片。
BBC.com:这部电影之所以经历了多次延期,可能就是因为它根本不知道自己想要采用何种叙述方式。总体而言,这应该被视为奉俊昊的一次严重失误。
Screen International:帕丁森在影片中乐在其中地扮演多个米奇,但真正赋予这部科幻电影深度的是他对米奇17的诠释。一次又一次地死去,他的目标只是确保自己的灵魂能够存活,而帕丁森从影片的第一帧就精准地抓住了这一点。
TheWrap:这位曾经的青少年偶像、如今的作者电影宠儿、再到如今的动作片男主角——帕丁森完全可以说,他真正的天赋其实在于喜剧表演。在这部电影里,他奉献了一场如巅峰时期的金·凯瑞般灵活生动的肢体表演。
Total Film:《编号17》不仅包含了罗伯特·帕丁森迄今为止最精彩的表演,同时也进一步巩固了奉俊昊作为21世纪最强、最稳定的电影导演的地位。
Deadline Hollywood Daily:对于那些渴望暂时逃离现实,让世界停转的人来说,这部电影将是你的最佳选择——一次惊心动魄、令人眩晕的狂野之旅。
Daily Telegraph (UK) :这部疯狂的作品到底是给谁看的?答案应该和这个问题本身一样显而易见:所有渴望看到一部电影宇宙永远无法企及的、独一无二的冒险之人。
indieWire:我会说,《编号17》是奉俊昊最出色、最完整的英语电影。这部电影令人兴奋地展现了他的天才,因为它清晰地融合了《雪国列车》和《玉子》的精髓。
Variety:可惜的是,这种表达方式并不是奉俊昊最擅长的领域。尽管电影因其独特性获得了一些加分,但《编号17》的许多部分显得杂乱无章、过于夸张且充满说教意味。
The Hollywood Reporter:尽管罗伯特·帕丁森在双重角色中表现出色,使电影保持了足够的娱乐性,但影片的讽刺性表达显得过于刻意。
New York Magazine/Vulture:《编号17》向我们展示了,即便是最甘于接受命运的科幻片角色,也可以决定站出来为自己而战。相比奉俊昊的其他电影,这部电影的结局更加充满希望,甚至比我们这个时代所应得的还要光明。
The Film Stage:在《编号17》中,奉俊昊创造了一个令人奇怪的无力的故事:一部急于告诉观众该站在哪一边的电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