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阵子小红书上涌入了不少外国网友,从各种角度探索和了解中国,我也在刷他们的一些看法,非常有趣,其中,有位美国小哥直截了当分享了他对华语音乐几位代表性歌手的看法。谈到周杰伦时,他表示非常喜欢,觉得风格新颖;但提到王力宏和陶喆时,他的评价却是“没有新鲜感,印象不深”。
众所周知,周杰伦以富有辨识度的中国风编曲(包括日本小调)闻名,而王力宏和陶喆虽然也有极具水准的国风作品(这位小哥或许没听那么深),但他们最广为人知的,仍是偏西式的R&B曲风。在20多年前的中国,流行R&B尚属空白,正是这种洋气、独特的声音,让他们在当时吸引了大批听众。
然而,对于一位从小听着90-00年代流行R&B长大的美国人来说,王力宏和陶喆的音乐风格可能过于熟悉,缺少了“惊艳感”,因此未能给他留下深刻印象。
这不禁让我联想到蔚来、极氪等中国汽车品牌在海外市场的表现。ES8刚推出时,国内的评价往往围绕“像欧洲车”“精致”“洋气”等关键词展开,许多消费者正是被这种“欧式高级感”所吸引。但当这些品牌真正进入欧洲市场后,情况却发生了微妙的变化——对于欧洲消费者而言,这种“欧式风格的中国车”,就像王力宏和陶喆的R&B音乐之于美国听众一样,虽然优秀,但缺乏足够的惊艳感。
需要强调的是,我没有比较王力宏、陶喆与西方音乐的高下,也没有在比较蔚来、极氪与欧洲品牌的优劣。我想表达的是,中国汽车品牌要在全球市场取得更大的影响力,必须强化自身的“中国特色”——无论是设计、技术,还是品牌理念,都要在国际舞台上展现出独特的魅力。对于海外消费者来说,在同等价位下,一辆中国车要想在与海外的传统品牌的竞争中胜出,除了领先的技术实力,还必须提供额外的惊艳感和新鲜感,才能真正脱颖而出。
对于习惯了西方R&B的听众而言,把王力宏、陶喆的专辑与SZA、Brian McKnight的专辑放在一起,虽然都很好听,但多数人还是会倾向于自己更熟悉的歌单。同样,在欧洲市场,当一辆蔚来ES6和一辆宝马X3或奔驰GLC并排摆放时,欧洲消费者或许会觉得蔚来很不错,但最终仍可能更倾向于选择自己熟悉的品牌。要打破这种惯性,中国品牌需要的不仅是“足够好”,更需要“足够独特”。
(图文无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