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红薯
人是怎么一步一步败坏好感的?
从期待他夺冠、为他夺冠欢欣鼓舞,变成期盼他能继续比赛,支持他为自己的权利发声,到如今已经变成只想逃离、远离这样的人。
从没见过如此充满负能量的运动员,明示暗示各种表示,都在让路人、球迷质疑这项运动和组织,一轮又一轮,不知道其他引导者是何居心,我只是觉得他别辛苦一辈子,现在老了连“体面”都保留不住。
是不想再参赛,但又不甘心从此远离赛场吗?
我看着一个天才少年,在众星捧月下逐渐蜕变,最终却成为一个自我又拧巴的成年人。因为绝对天赋,被众人偏爱,我觉得理所应当,如何在这种环境下不忘初心,不丢掉最好的一面,可能是一件很难的事,这点不是他一个人的错,是教练、领导共同造成的恶果,如今面对他的反复和伤害,也是你们应该承受的,吃过一次亏,以后长点记性吧。
在一个全国瞩目的体育项目极其缺乏顶尖运动员时,我相信没人会去傻到逼退运动员,如果跪下来求有用,我觉得教练组会下跪。
我还是喜欢优秀、奋进、努力、热血、积极的运动员,体育运动就是要这样,不断给自己灌鸡汤,要有无条件为国而战的信念,你才能吃得下那份苦,受得了那些罪。但凡有一丝杂念,你就会觉得不值得,太委屈、不公平.....
别人怎么做的?常年干最重的活,挨最多的网暴,在被宣扬“单打为王”的不良风气里,仍然有人愿意把时间放在不被寻常人在意的项目上面对梦想的破碎,他们无怨无悔,从没抱怨,只是说自己做的还不够好。
针对一项从始至终都存在的规则,不合理可以提,我们也为第一个站出来的人鼓掌,但忽略事实,又不愿参与后续改进会议,你到底是抵抗规则的勇士,还是在利用规则不合理掩盖自己挣扎的内心呢?
别人怎么做的?在你说累,在教练说你“肯定”需要休息调整时,在你为其他项目热烈宣传时,过去最累的人,在舆论风暴中心的人,仍然咬牙上了赛场,谁不知道这样状态下的自己可能会输球,又会被骂,被网暴,但也知道,他们不上,还有谁能上?
这个项目也有天花板一样的人物,可以36岁仍然为国站.上奥运舞台,他鼓励指导队友,他是队友口中的精神支柱。这样的人物是天花板,你做不到那样有责任心,那样的担当,大家并不会怪你,能理解,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追求。可是你别在享受了这个项目带给你的所有荣光后,在你想退出时,转头把这个项目放在火上烤啊!
为什么有些人会被那样多的人喜欢,而有些人挖.空心思也得不到,我想是因为这个世界终究是喜欢美好的人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