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韩裔名厨大卫·张,将自己的一款“辣椒脆片”产品注册成商标,同时勒令经营同名产品的同行立即禁止销售,不然找他们索赔!此事一出,立即招来骂声一片…… 事件主角之一刘思慕,是加拿大华裔演员,因饰演漫威宇宙的亚裔超级英雄尚气被大家熟知 。另一位主角是韩裔美国名厨大卫·张(原名张锡镐),那也是相当有牌面,是多家连锁网红餐厅的老板,还创立了著名食品品牌,在饮食界那是一线顶流。这两人原本八竿子打不着,咋就掐起来了呢?一切都因为一瓶辣椒油。 这几年,北美掀起亚洲美食风,亚洲食谱里的“辣椒酱”特别受欢迎,好多亚洲餐饮店铺都推出自家独创的辣椒酱在货架上卖。这本是大家公平竞争,靠口味各显神通,可谁能想到,大卫·张经营的餐饮集团福桃搞起了幺蛾子。 福桃公司向在美国使用“辣椒脆片” 或“智利辣椒脆片”这两个词做调味品标签的公司多次发了勒令停售函,还跑去美国专利商标局,想把“辣椒脆片”注册成商标。这“辣椒脆片”是一种常见亚洲调味品,主要是泡着辣椒的油,还有些美味酥脆配料,像辣三丁、油泼辣子都能算。 这么一来,可把亚裔社区餐饮界给惹毛了。福桃这操作,明显是把大家熟悉的美食文化据为己有,还打压了不少小众亚裔商家。收到勒令停售函的其中一家公司是美国品牌米辣 ,由美籍第二代夫妇迦勒·王和珍·廖创立。而刘思慕自2023年起就和米辣合作,他直接下场,把大卫·张“痛骂”一顿,指责福桃“霸凌同行”,还下了战帖,要对双方产品进行正面口味测试,放话“胜利者保留名字,失败者退出” 。 刘思慕还解释,辣椒脆片在亚洲烹饪里重要得很,这产品早就有了,根本不是福桃原创,就好比有人要把“番茄酱”“蛋黄酱”注册成自己商标,简直可笑。 这大卫·张到底啥来头呢?他出身普通韩国移民家庭,是家里四个孩子里最小的。小时候父母忙生计,他童年晚餐常是冰箱里的炸酱和干面条。有次吃腻了,自己动手改良炸酱面配方,没想到展露了烹饪天赋,家里人都夸好吃。后来街坊聚餐,他做的炸酱让韩国老移民都吃出了乡愁。不过他父母在餐厅打工半辈子,一心想让他当体育明星,不同意他当厨师,还花积蓄培养他。大卫·张也确实有运动天赋,代表美国队参加过几次高尔夫球少年组比赛,可惜因背部伤病放弃了职业选手这条路。 之后他进华盛顿圣三一大学学神学,想当牧师,可去南美小国传教一圈后,觉得不适合自己,又跑去日本教了几年英语,最后回美国在纽约做金融工作。但他对美食的热爱从没减少,不仅爱吃,还爱做,复杂菜式吃一次回家就能复制,还能创新。身边聚集了一帮志同道合的朋友,周末都排队去他家蹭饭。一边是枯燥的办公室生活,一边是热爱的美食梦想,2000年,大卫·张决定辞职,去纽约最出名的烹饪学校学习,这可把父母气坏了。结果9·11袭击发生,他躲过一劫,父母态度也转变了,觉得平安最重要。 从厨艺学校毕业后,他又去日本打工学艺两年,回美国后就像开了挂。在纽约开了日式拉面馆“幸运桃子”,他说这在日文中是“幸运桃子”的意思。拉面馆大获成功,很快开了分店,依旧火爆。2008年,第三家餐馆开张,他玩起“饥饿营销”,全店就12张环绕吧台的椅子,只能网上预定,还得提前十天抢号,越是难订,大家越好奇,每天爆满,甚至出现“订座黄牛”,一份不含酒水的“厨师推荐套餐”225美元起。 虽说有《纽约时报》食评家批评他餐馆噱头大于味道,菜式东拼西凑没创新,毕竟他是韩国人,开日本名餐馆,主打却是中式美食,像葱油拌面、广式叉烧啥的。但这几年融合餐厅正火,他的餐厅还是一家接一家地开,还拿下米其林两星,业务扩展到咖啡店和甜品店,跟周星驰电影里的食神似的。期间,他和朋友创办美食杂志《幸运桃子》,虽说只办了两年,可风格有趣、内容专业,被老饕们捧为神作,创刊号在网上被炒到近八百美元天价。他还跨界成电视明星,带着名人找美食,给厨艺大赛当评委,成功登顶好莱坞名厨宝座。 这次商标事件,闹得沸沸扬扬,刘思慕带头抗议,还有多伦多“活力食品快捷”创始人詹宁·雷恩也发声,她的公司卖自己的辣椒脆片,建议福桃集团提升专业能力,别利用规则打压小企业,还说这种情况在加拿大也有。 最后,因为挨骂太多,大卫·张抵挡不住,被迫偃旗息鼓。
2023年,韩裔名厨大卫·张,将自己的一款“辣椒脆片”产品注册成商标,同时勒令经
围炉煮酒话春秋儿
2025-02-15 18:06:32
0
阅读: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