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前115年,32岁的卫青娶了43岁的平阳公主为妻,新婚夜,宾客散去,卫青走进

浮生的若梦浅酌 2025-02-15 18:04:32

公元前115年,32岁的卫青娶了43岁的平阳公主为妻,新婚夜,宾客散去,卫青走进新房,面对公主,他还是带着敬畏道:“卫青拜见主人!”公主见状,俯下身扶道:“夫君请起,现在我是你的妻子。” 在汉代严格的等级制度下,平阳公主府邸是一个缩影。公主府中有着数以百计的奴仆,而年轻的卫青就是其中一名普通马夫。按照规定,府中下人见到主子必须跪拜请安,每日谨小慎微地完成分内之事。 卫青在府中负责照料马匹,这份工作看似平凡,却让他对马匹有了深刻的了解。这份经验为他日后在军中驰骋沙场打下了坚实基础。他的姐姐卫子夫是府中的歌女,因一次歌舞表演被汉武帝看中,从此改变了卫氏家族的命运。 卫子夫入宫后得到汉武帝宠爱,先后生下三女一子。随着卫子夫地位的提升,卫青也获得了在军中效力的机会。他凭借过人的才能和对骑兵作战的深刻理解,很快在军中崭露头角。 从一介马夫到建功立业的将军,卫青的每一步都走得异常踏实。他七次出击匈奴,七战七捷,创下了令人难以置信的战功。汉武帝对这位能征善战的将军倍加信任,不仅封他为长平侯,还授予他大将军的至高军衔。 平阳公主早年就注意到了这位年轻的马夫。在府中众多仆从中,卫青表现出的谨慎、勤勉和过人的悟性,让他得到了公主的赏识。即便在他成为大将军后,这份主仆之情依然未曾改变。 汉武帝为姐姐平阳公主促成这门婚事,实则深谋远虑。平阳公主此前的婚姻经历并不顺遂,她的第一任丈夫是开国功臣曹参的曾孙平阳侯曹寿。 曹寿去世后,平阳公主与夏侯颇再婚,却因夏侯颇品行不端而以悲剧收场。这两段婚姻以及独子曹襄的早逝,让平阳公主在晚年显得格外孤独。 汉武帝选择卫青作为姐姐的第三任丈夫,表面上是为姐姐寻找可靠依托,实则暗含多重政治考量。卫青作为平阳公主的旧部,必定会善待曾经的主人。通过这桩婚事,汉武帝既照顾了姐姐的晚年,又巧妙地维系了皇室与卫氏家族的关系。 在当时的朝廷格局中,卫氏家族的崛起引发了不少非议。卫青虽然战功赫赫,但出身低微始终是他的软肋。与平阳公主的婚姻,在某种程度上为卫青增添了一份政治合法性。 这场婚姻也体现了汉武帝平衡朝廷势力的智慧。平阳公主作为汉武帝的亲姐姐,与大将军联姻可以稳固军权。而卫青通过这次婚姻,不仅获得了公主的身份加持,更成为了汉武帝的姐夫。 从政治层面来看,这桩婚事堪称完美。卫青获得了更高的政治地位,平阳公主找到了可靠的依靠,汉武帝则通过这场联姻进一步巩固了自己的统治基础。 在公元前115年,43岁的平阳公主与32岁的卫青完婚。这场婚姻横跨了十一岁的年龄差距,更打破了严苛的等级界限。作为皇帝的姐姐,平阳公主的身份尊贵无比。反观卫青,虽已位居大将军,但昔日马夫的出身始终无法改变。 汉代的婚姻讲究门当户对,一个公主下嫁给曾经的家仆在当时引起不小的震动。从身份地位来看,这桩婚事确实有违常理。但从平阳公主的角度来说,卫青或许是最适合的人选。 婚后的卫青依然保持着对平阳公主的恭敬。在军务繁忙之余,他始终没有忘记照顾平阳公主的起居。这种敬重不是做给外人看的,而是发自内心的尊重。 平阳公主对这位小她十一岁的丈夫也给予了充分的理解和支持。她深知卫青肩负着保卫边疆的重任,从不因个人情感而干扰卫青的职责。两人之间形成了一种相敬如宾的相处模式。 婚姻持续不到十年,卫青就在一次征战后病逝。年过六旬的平阳公主再次面临丧夫之痛。在她生命的最后时光,她提出要与卫青合葬的请求。这个决定超越了主仆之别,体现了夫妻之情。 这段婚姻给后世留下了诸多启示。在等级制度森严的汉代,一个公主能够接纳曾经的家仆为夫,本身就是对传统礼教的突破。从某种程度上说,这反映了汉武帝时期社会风气的开放程度。 汉代的政治婚姻大多以利益为出发点,但平阳公主与卫青的婚姻却显得与众不同。他们之间除了政治联姻的考量,还存在着多年主仆相处培养出的真诚情谊。这种情谊让他们的婚姻超越了简单的政治组合。

0 阅读:45
浮生的若梦浅酌

浮生的若梦浅酌

浮生若梦浅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