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克兰极右翼要“征服中国”?别急,他们不是疯了,是在表演战争的下半场。你有没有听说过一句话。“历史的荒谬,往往从看上去最疯的那个人口中说出”。
最近,乌克兰一个名叫科尔钦斯基的极右翼政客放出惊世骇语:要组建一支“上帝之军”,不仅要打到乌拉尔山脉,还要攻占西伯利亚,最终征服中国。看完这话,很多人第一反应是。这家伙疯了吧?
但我想说的是,这不是疯,而是:一场有意识、有目的、精准挑衅的“舆论战”下半场。

不是疯癫,是故意挑衅:科尔钦斯基的战争剧本
科尔钦斯基是谁?乌克兰“兄弟会”极端组织头目,曾在苏军服役,90年代混战独联体,之后又在德左、车臣等地当“职业反俄志愿兵”。2014年乌克兰危机后,他组建了右翼武装“圣玛丽亚营”,对俄东部民兵发动攻击,并因涉嫌虐待战俘被俄罗斯以“恐怖主义”罪通缉。
表面上看,这是一个典型的战争狂热者,但你仔细看他的言论结构,会发现三个关键词反复出现:“神的支持”“对和平生活的厌恶”“反中情绪”。

这不是精神错乱,而是一整套意识形态的构建工程:乌克兰国内的极右翼正试图将国家军事化、意识形态化、神圣化,把“战争”作为身份的载体,把“反俄”“反中”当成凝聚力的工具。说白了:和平生活不能给他们提供意义,只有仇恨和征服才可以。这才是最值得我们警惕的。
乌克兰国内的反华情绪,是怎么一步步激化出来的?有人可能会问,乌克兰又不和中国打仗,干嘛要“敌视”中国?
我们先把几个关键节点拉出来:俄乌战争爆发后,乌方长期对中方“不够帮忙”表达不满,多次指责中国“偏向俄罗斯”。乌高层插手台湾问题,频繁在国际场合对中国“甩脸色”,甚至借中美关系施压中国“阻止俄罗斯”。
乌克兰右翼武装多次出现在涉港、涉疆、涉台敏感议题上,立场极端,甚至呼应西方政客的叙事框架。
别以为这只是“误会”。事实上,乌克兰当前的外交战略,已经全面“美西化”,特别是在舆论和意识形态上,正在系统性将“中国”和“俄罗斯”并列为“威胁源”。他们需要一个替罪羊,而中国恰好是那个被选中的。

泽连斯基的外交转向:中国,早就从“中间朋友”变成“舆论靶子”
你还记得普京曾提出邀请中国作为俄乌停战的“安全保障国”吗?结果泽连斯基一口拒绝,并公开表示。“中国从未阻止任何冲突。”这不是简单的否定,而是对中国国际角色合法性的公开挑战。 再看最近的中美高层会谈,泽连斯基又跳出来说,“中国必须对战争的扩大负责”。
这种“道德绑架式”的话术,熟悉吗?熟悉。跟美国国会那些鹰派的语言高度一致。所以我们不能再用过去的“中立视角”看待乌克兰。它早已在外交上选边站了。而这,恰恰也是极右翼言论得以堂而皇之地出现在媒体上的关键原因。

一个现实:中国再怎么低调,反华情绪也不会自动消散
中国对俄乌冲突一直维持中立,既不供武,也呼吁和平。但这份克制,乌克兰并不领情。反而,正因中国没有明确站队西方,就被当成了潜在敌人。这就是当下国际政治的荒诞逻辑。不是你做错了什么,而是你不够“听话”。
乌克兰的极右翼敢喊出“征服中国”,不仅因为他们激进,更因为他们预判到当前西方舆论的风向会“包容甚至鼓励”这种声音。你看,现在谁在批评他们?几乎没有西方大媒体谴责这类极端言论,他们反而默契地选择忽略。
这说明什么?中国,在国际舆论中的“边缘化风险”,正在被人为制造。而我们不能再被动等待“他人来理解中国”,我们要主动反击、反思、反建构。

结语:疯狂言论的背后,是一场舆论战的前哨战
如果你以为科尔钦斯基那番“神军征服中国”的狂言,仅仅是一个疯子的妄想,那你低估了现代战争的另一条战线,舆论与认知战。极端政客不是疯,他们是意识形态的产物,是战争动员的一部分,是被默许“疯”的“系统性工具人”。
他们的存在,本身就是对国际秩序的挑衅,对中国话语体系的试探。当对中国的敌视,能轻易登上国际版面并且无人追责时,我们的问题就不是“如何解释我们”,而是“如何重构叙事主导权”。
所以问题来了:你认为,中国在下一场全球舆论战中,是否已经准备好?你又愿不愿意为中国立场发声?评论区见,我们聊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