朋友小杨蹲在 4S 店手里攥着两份车型配置单 —— 左边车车顶的激光雷达像颗 “小天眼”,销售说它能在暴雨天 “穿透迷雾”;右边车满是摄像头,销售拍着中控屏强调 “算法能识破所有路障”。现在很多人都有小样同样的烦恼:激光雷达和纯视觉,到底谁能让辅助驾驶 “靠得住”?

其实这两个方案的差别,说通俗点就像给车装了两种不同的 “看路神器”。激光雷达相当于一把会 “扫描” 的 3D 尺子,对着周围的车、行人、护栏一扫,就能精准算出距离和位置,哪怕下大暴雨,雨水挡住部分视线,它也能发挥个八成本事,不会像人眼似的看不清路。纯视觉呢,更像给车装了好几双高清 “眼睛”,摄像头实时捕捉路面情况,再靠后台算法估算距离、识别障碍物,成本也确实低 ——8 个摄像头加起来比带一颗激光雷达的车便宜不少。

但真到复杂路况下,两个方案的 “短板” 就藏不住了。之前有人在广东暴雨天做过实测:带激光雷达的车,虽然能稳住识别前方车辆,但视野会从平时的 100 多米缩到 30 米内,空中的雨雪、沙尘可能会对激光雷达造成干扰;纯视觉的车倒是不怕,但是地上反射的光线,或是一进逆光的隧道,摄像头就会被闪的 “眼花缭乱”,就容易把桥墩的影子当成障碍物,猛地一脚急刹,坐在车里的人都得吓一跳。

对普通人来说,最实际的还是钱和安全的平衡。带激光雷达的车型,还是比纯视觉版本贵不少 —— 同配置车型价差普遍在 5 万元左右,对预算有限的人来说,这可不是小数目。不过从安全角度看,激光雷达也确实有优势:权威机构做过高速 AEB(自动紧急刹车)测试,带激光雷达的车型,避开前方事故的概率比纯视觉高 40%。还有车主分享过经历,暴雨天开车时,路边突然窜出一只小猫,纯视觉车型可能还没反应过来,激光雷达就已经识别到,及时减速避开了碰撞。

现在车企也不 “死磕” 单一方案了,都在搞 “灵活搭配”。有的品牌推出分层方案:预算有限、平时只在市区代代步,选纯视觉的基础版,应付堵车、跟车足够用;要是常跑长途、想玩高阶辅助驾驶,就加钱上激光雷达版,跑高速能自动变道、避障。还有的车型更直接,把激光雷达当成 “安全兜底” 的配置 —— 平时主要靠摄像头干活,一旦摄像头判断错了,激光雷达就会补个手,避免误刹车或漏识别。

主编点评
其实选方案不用被 “技术名词” 唬住:市区通勤、预算紧,纯视觉是性价比之选,常跑远路、怕恶劣天气,激光雷达就是 “定心丸”。毕竟智能驾驶的核心不是 “比谁更先进”,而是 “比谁更适配你的路”—— 选对了,每一次出发才够安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