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1小伙考上大学,学费3000元,家里翻箱倒柜也不足500元,父亲摇摇头:“放弃吧。”没想到,村民们你5元,我7元,我他10元的给他凑,把3025元交到他手里。不料,毕业后,他骗女友,说去基层锻炼几年,却扎根乡村一辈子。
“你当初说只是回到基层锻炼几年,你骗了我!”
妻子看着残破不堪的小家,眼眶通红,虽然是质问,但更多的是心疼,无数个日日夜夜,她亲眼见证了丈夫付出的精力与心血。
“难道我们真的要在这样一个破落的小乡村扎根吗?孩子怎么办,你有没有考虑过孩子?”
贺星龙听到妻子的话,一向乐呵呵的他,突然流下几滴泪水,那个埋藏在心中的秘密,他决定向妻子坦白,或许妻子就能明白他为何执着于扎根农村了。
“你或许很疑惑我为什么放弃城里大好的前途,非要回到这个穷乡僻壤的小乡村,可如果我说,没有乡村的父老乡亲,我根本没有机会上大学、从医……”
事情还要从1996年说起,那一年,贺星龙16岁,凭借着自己的努力取得了运城卫校的通知书,当通知书被送到手中的那一刻,贺星龙全家人都很高兴,可很快,他们就高兴不起来了。
“这,这咋一下子要3000块学费?”
父亲看到通知书后面那醒目的大字,一瞬间犯了难,孩子好不容易考上了,以后等待他的或许就是光明的未来,就可以走出小乡村,可学费太高了。
母亲听到3000块学费,瞬间就愣住了,可她不愿儿子就这么与美好的前途失之交臂,翻箱倒柜,可即便是砸锅卖铁,最终也只有500块钱,距离凑齐学费还差得远。
父亲吧嗒吧嗒抽着旱烟,一脸的为难,半晌还是艰难地说道:“要不,别上了,家里实在供不起。”
贺星龙紧紧攥着通知书,他到底在想些什么?无非是想要继续上学,可家中拿不出钱,他也只能妥协、放弃。
“好,不上了。”
谁料,贺星龙刚做出决定,村里的张大爷就带着半袋子土豆和5块钱来到了贺星龙家中,硬是把钱塞进了贺星龙怀中。
“你们刚刚说的啥我都听到了,星龙是咱村第一个有出息、考上大学的孩子,无论如何也要让他上学,乡亲们资助他。”
张大爷说完这番话,乡亲们一哄而上,这个人手里拿着5块钱,那个人手里拿7块钱,全部往贺星龙怀里塞,乡亲们虽然穷,但实在不忍心贺星龙放弃大好的机会。
就这样,你5块我7块凑了3025块钱,这下子,贺星龙的学费问题算是解决了,为了让贺星龙吃好,乡亲们又拿出自己家中积攒的大米、土鸡蛋、饼……
临走前,张大爷和乡亲们眼里带着期盼:“孩子,学成以后记得回来,村里没医生,乡亲们都等着你呢。”
贺星龙听到之后重重点头,毕业后,贺星龙放弃了城里就业的机会,毅然决然回到小乡村,害怕妻子不同意,只好撒了一个善意的谎言,从此扎根农村。
妻子之前对此一无所知,听到之后十分感动,拉着贺星龙的手说道:“做人要懂得知恩图报,咱不走,以后这里就是咱们的家,乡亲们就是我们的家人!”
贺星龙学成归来时,小乡村依旧没什么变化,一如既往的穷,村里的老人也根本舍不得看病,秉持着一个理念:小病硬撑,大病等死。
了解乡亲们的想法之后,贺星龙开了一家“诊所”,很多乡亲们没钱看病,贺星龙就说:“没钱也得看病,打欠条也一样!”
在贺星龙扎根农村的20多年里,光是欠条,贺星龙就有足足20多本,奔波了40多万公里,为没有钱治病的患者治疗、骑坏了七八辆摩托车、磨烂了十几个医药包……
后来,那20多本账单被贺星龙一把火烧了个精光,那些陈芝麻烂谷子的账自然也就消得一干二净。
有人问贺星龙这么做是否会后悔,毕竟以他的医术,若是在城市,可以获得足够高的报酬,也可以让妻儿过上衣食无忧的好日子。
可贺星龙听到这样的问题只是摆摆手、笑了笑:“不后悔,这一路有乡亲们的扶持,一辈子都值得!”
用户11xxx18
这种人才值得宣传,看看现在媒体都干点啥
打人不打脸
如此功德,神鬼都不敢惹
珠岸王子
每个人来到世上的使命都不相同,乡亲用3025元帮助贺成就医术,贺用一辈子回报。佛看众生皆平等,不同的为因果,贺不需要财富名声体现自己的价值,在平凡努力付出中为广大乡亲解除病痛,已经成就了自己的人生价值。
缘分青年点烤吧
好人有好报,懂的知恩图报好样的[点赞]
用户16xxx83
知恩图报的好男儿
12580
浅薄,乡亲们是希望你走出去混好了把大家都带出去,不是让你回去继续穷
睡着了又醒了 回复 02-14 20:08
就是出去发财了回来建设家乡或者拉人出去都可以。回来大家一起穷,精神情怀可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