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日本央行行长黑田东彦声称,日本失去的几十年已结束,经济已复苏。其实,没有制造业

东意和你不一样 2025-02-14 12:52:44

前日本央行行长黑田东彦声称,日本失去的几十年已结束,经济已复苏。其实,没有制造业兜底的复苏是虚假的,是日本新一轮危机的序曲。 我们之前聊过,日本是被盎撒系接力抬高的国家,被抬高到了一个原本就不属于它的历史位置。不知道大伙发现没有,自从我们从王者位置上跌落下来之后,全球格局大洗牌,盎撒人、斯拉夫人、拉丁人和日耳曼人等很多民族都爬到了有史以来最高位。 当年,英国手把手教日本搞工业化,是为了牵制沙俄和大清;二战结束后,美国为日本提供技术和市场,是为了打赢冷战。 冷战,那是一个让美国人无限向往的时代。最近,被美国国际开发署断粮的美国之音、自由欧洲广播电台、自由广播电台和塔斯社等就都是当初专门针对苏联的主要媒体。 为啥冷战结束30多年之后,美国依旧热衷于跟中国打新冷战?因为美国人真的不想结束冷战,怀念冷战,真的不肯放弃冷战遗产,一直盼望着重回冷战。 “让美国再次伟大”就是建立在重回冷战基础之上的。所以,懂王并不热衷于热战,而是极其喜欢冷战。现在,懂马联盟关闭USAID,断了对美国之音等冷战活化石的资助,就是因为新冷战很难再打起来。 基于此,懂马联盟就必须重建“让美国再次伟大”的意识形态基础,重塑美国价值观。那问题来了,既然懂马不想打新冷战,那他们会打热战吗? 我觉得至少在懂马时期,中美之间不会爆发热战,甚至连轻微的直接冲突都不会有,为啥?因为美国并非产能过剩,而是产业空心化,压根就支撑不起一场大国战争。 另外,懂马都是热衷于谈判和交易的生意人,倾向于万事皆可谈。懂王是干地产的,最喜欢干的事情就是建房子,并非摧毁房子。马部长是开工厂的,最喜欢干的事情是建工厂和发射火箭,并非摧毁产能和发射炮弹。 二战结束之后,日本恰恰就是崛起于半岛热战,鼎盛于美苏冷战,拿到了有史以来最好的一手牌。现在,热战没了,冷战也没了,日本的区位优势会瞬间转化为致命劣势,地理决定论终将成为束缚日本的终极魔咒。 所以,日本必将重新回到其历史上该有的位置。另外,在现代武备灾难性摧毁能力之下,日本甚至连做“倭寇”的机会都没有了。相比于日本在亚洲东北端吊车尾,孤独寂寞冷,韩国只要端正态度,摆正位置,下场应该会比日本好那么一丢丢。 有些人可能会说,哎呀!日本科学技术、制造业和人才教育等依旧很发达,虽然会衰落,但应该不会太惨。其实,日本制造业之所以崛起,主要就是依靠欧美技术输入,让其对东亚和东南亚国家建立了技术代差优势。 凭借这种技术代差优势,以及东亚人的吃苦耐劳敢拼命精神,日本制造业曾一度吊打欧美。1993年巅峰期,日本虽然只有1.25亿人口,占比全球人口仅2.2%,但日本制造业占比全球比例却高达23.8%。 其实,在房地产泡沫和金融泡沫被刺破之后,日本很多企业已经处于资不抵债状态,但日本依旧还能稳得住,没有出现社会动荡。就是因为日本制造业依旧强大,可以提供稳定就业,可以从外部带来稳定的现金流,可以帮助企业和居民慢慢消化负债压力。 这就是日本所谓“失去的几十年”,其实也可以理解为滞胀。这种状态远比单纯的通胀或通缩要难受得多。加息,政府债务绷不住;不加息,汇率和通胀又压不住。实在没法子,日本只能选择苟住,坚决苟住!这也是为啥1999-2024年间,日本利率一直为零。 其实,1993年高峰之后,日本制造业占比全球比例开始出现大幅下滑,为啥?一是日本人口结构逐步老龄化,创新能力逐步下降。二是劳动力成本大幅上升,中低端产能被淘汰出局。三是中韩印越等国家制造业对日本制造业形成了强大挤压。 为啥能挤压日本制造?说到底是日本技术代差优势在消失。一旦没了技术代差优势,再加既没区位又没资源,其他国家还有必要把能源、原材料送去日本加工吗?还有必要再让日本薅羊毛吗? 现在,日本之所以还能卖车,主要是因为欧美还没完全抛弃日本,还在大力限制中国汽车进入其市场,这才给了日本汽车苟活的机会。2024年,中国制造业占比全球31.6%、美国占比15.9%,日本占比已下跌至6.5%,位居第三。 就这6.5%都是不公平竞争得来的,如果欧美放开其市场,让中日制造业公平竞争,中国制造可以把日本制造虐成秋田犬。日本的下场就是东南亚和南亚,不会比越南和印度好多少。 现在,日韩之所以还能保留部分制造业,靠的就是欧美外力破坏西太,乃至全球平衡的结果。所以,这玩意并不取决于日韩有多优秀,而是取决于他们跪姿有多标准!但这种破坏性外力必定会逐步减弱,最终消失。 那问题来了,日本未来的出路到底在哪?如果能够端正对于历史的态度,跪姿标准,工业应该还能保留极少数细分领域,成为某国制造业外挂。 所以,日本的最终模板就是东南亚,去掉二产制造业,保留一产农业和三产旅游业,成为农业国和旅游国。一心一意种地打粮,全心全意伺候游客,空你几哇!

0 阅读:22
东意和你不一样

东意和你不一样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