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面台海,数十个解放军军用机场向所有军种开放,这才是巨大进步 在台海局势备受关注

瞩望云小 2025-02-14 09:42:55

直面台海,数十个解放军军用机场向所有军种开放,这才是巨大进步 在台海局势备受关注的当下,解放军在军事战略布局上的一系列重要举措引发广泛关注。负责台海方向的中国人民解放军东部战区,正积极推动各军种加强共享航空作战资源,其中允许几十个军用机场对所有军种开放这一动作,尤为引人注目。 《解放军报》刊文指出,东部战区通过理顺军种间协同关系、出台相关支撑文件,使陆海空三军航空兵同场训练成为常态。不仅几十个军用机场面向所有军种部队开放,几百处训练场地也实现信息共享、开放共用 。东部战区已实现陆海空多型战机在同一个场站进行调度、起降和保障,互为条件开展联合训练。 这一变革性举措背后,是解放军后勤保障管理水平的显著提升。以往,不同军种飞机型号所需的零部件、弹药、油料与维护设备差异明显,这极大限制了各军种机场的相互通用。如今各军种机场互相开放,彰显出解放军在后勤管理、地勤技术与航空管制等多方面的进步。 从伴随保障来看,正如东部战区某军代室跟进部队任务实施伴随保障,在野战条件下,打破以往定点保障模式,随任务部队前出,统筹资源配置,实时满足部队需求。在军用机场保障中,也体现出类似的灵活性与及时性,保障力量能够伴随战机的各种任务需求,随时响应。 预制保障方面,虽然并非传统意义上的预制菜等概念,但在军用机场保障中,提前对各类保障物资、设备进行预置预储,将临战筹措难、作战急需的后勤物资、器材和装备预置到位,确保在关键时刻能够迅速投入使用,就如同为战机的高效运行准备了 “预制件” ,大大缩短了保障响应时间。 而精细化保障更是体现在各个环节。以中国空军某场站为例,近七成官兵具备多机型保障能力,10 余种装设备完成多机型保障加改装,甚至有地勤技师能够完成陆海空三个军种 16 型战机的保障任务。这意味着在保障工作中,做到了精准、细致,不放过任何一个保障细节,对不同机型的特殊需求都能妥善应对。 此外,陆军某机场筹建时充分考量海、空军战机训练保障需求,新机场落成后,海军舰载机分队、陆军无人机分队等军种部队同时驻训,一站式完成多个以往需跨军种协调、转场多地才能开展的训练课目。这不仅体现了保障的精细化,也反映出资源共享下保障的高效性。 提高不同军种机场的通用性,在战时能提升解放军飞机的存活率和出击率。一旦某些机场遭遇打击不可用,飞行员能迅速找到替代选择。同时,这种资源共享还为开发新型战术、提升联合指挥能力提供了帮助。陆军飞行员与海、空军飞行员在同一塔台组成联合指挥组,组织完成舰机协同攻击、海上突防等多课目训练,海军舰艇还能为陆军航空兵直升机充当 “移动机场”。 解放军不断推进军用机场向各军种开放,提升后勤保障管理水平,是提升整体战备水平、维护台海地区和平稳定的重要战略布局,未来也将持续在实践中不断完善和发展。

0 阅读:0
瞩望云小

瞩望云小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