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家没有阻碍中国现代化,儒家首先萌生引领了中国的近代化发展,然后又支持了中国的现

大易春秋史学 2025-02-13 17:59:43

儒家没有阻碍中国现代化,儒家首先萌生引领了中国的近代化发展,然后又支持了中国的现代化。 在中古东西方笼罩在仙佛文化和一神教宗教文化的大背景下,是儒家首先挺身而出辟佛,带中华理性修身成贤成圣,齐家治国平天下,为万世开太平,而不是成仙成佛,更不是追求天国审判中上天堂。这样,儒家先把中华文明引向对现世的人文关注,格物穷理,经世致用,成功立德,济事成理。于是,有两宋科技和工商繁荣,有数学、天文、农学、磁学、声学、光学发展,有煤炭炼钢、石油开采、机械计时、指南针、活字印刷、棉纺技术、造船技术、自动风箱、链式传动、枪、炮、火药箭等发明与进步,有纸币、票据促进商业、金融发展。 在此基础上,蒙元、大明进一步发展,并向东西方扩散,在蒙元西征中有火器、指南针、印刷术、钞票等传向西方。大明航海扩散了海洋文明技术,影响了东西方。之后又有传教士来华,于明末清初译介中华典籍和科技资料。如此,西方才走上文艺复兴,才出现一个多世纪中国文化热,兴起启蒙运动,英国工业革命基本是宋代煤炭、钢铁、棉纺的西方再发展,蒸汽机是风箱、水排技术基础上的再发明。 而西方发展后,反过来冲击了相对停滞的大清,清末中国发生民主革命,明末清初儒家大思想家储备的文化思想于是与西方传来的思想相接相融,促使中国民主革命爆发并走向共和,革命、共和、同志等都是儒家文化典籍儒家后学著作中的词汇在新时代赋予新内涵,而三民主义也与儒家文化有内在关系,如华夷之辨与民族主义,均田、平均地权与民生主义,天下为主、自民主之与民权主义等。所以,儒家启动了中国和世界的近代发展,儒家文化促进了清末民主革命。 儒家文化实际上也在现代革命和现代中国建设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从儒家文化中提取了很多文化思想转化为现代革命和国家建设观念,如星火燎原化自《尚书》;《论持久战》中引用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出自《孟子》;批判蒋家王朝“独夫民贼”出自《尚书》《孟子》;实事求是出自《汉书》;自力更生出自《史记》“自以为更生”;独立自主出自张之洞“但为独立自主之国”;求同存异出自《礼记·乐记》:“乐者为同,礼者为异。同则相亲,异则相敬”,后宋代文人转化为“彼执一者,弃异取同”;与时俱进出自《易经》“与时偕行”,使命一词出自《左传》等等。至于教育界,大学校训出自儒家典籍的就更多了,大概可以网上查。大家想想,没有这些文化观念,中国现代化是什么样子?都用外国文化观念吗?那我们凭什么走通中国道路?

0 阅读:0
大易春秋史学

大易春秋史学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