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1月,山西太原一商场举办打铁花表演时,闫女士在观看过程中被飞溅的铁花烫

君旭和趣事 2025-02-13 12:35:41

2025年1月,山西太原一商场举办打铁花表演时,闫女士在观看过程中被飞溅的铁花烫伤胳膊和羽绒服。她向商场索赔,但商场最初提出“各担一半责任”赔偿300元,后又以“公益活动”为由拒绝赔偿,称观众应自行负责。 认为活动为公益性质,且观众未遵守安全距离,自身存在过错。 提供视频显示其站位在人群外围,认为商场未设置有效安全防护措施。2024年9月,济南一市民带女儿观看打铁花时,铁花溅落导致父女二人烫伤,商场回应称观众“挤占安全区域”,管理困难。 2024年2月,长沙某商场外表演时,铁花溅出围栏烫伤观众,商场承认观众“靠得太近”,但承诺处理伤者。 根据《大型群众性活动安全管理条例》和《民法典》第1198条,活动承办方必须制定安全方案,包括划定安全距离、设置防护措施等。若因管理疏漏导致观众受伤,组织者需承担侵权责任。 多地事故中,观众质疑实际安全范围不足。例如,四川达州某活动中,铁花溅至观众衣物,政府虽称“安全范围大”,但效果存疑。商场以“公益活动”为由拒绝赔偿缺乏法律依据。公益活动仍需履行安全保障义务,不能免除组织者的法定责任。根据《民法典》第1165条,成年人需对自身安全负责。若观众违反现场规定(如跨越警戒线),可能需承担部分责任。但多数案例中,观众站位符合要求,主要责任仍归组织方。 打铁花作为国家级非遗,表演需使用高温铁水(约1600℃),铁花飞溅范围广,冷却时间较长,存在烫伤、火灾等隐患。多地事故显示,室内或人群密集场所表演风险更高。专业人员指出,正确表演应向上击打铁水,形成细碎火花,避免平扫人群。 需设置多重警戒线(如300米外警戒)、安排安保控制人流,并提前告知风险。 多数网友认为商场未有效隔离观众,安全措施流于形式,“公益”不能成为推责借口。部分观点强调成年人应主动规避风险,避免扎堆高风险活动。 非遗表演的安全管理需兼顾文化传承与公众安全。组织方必须严格落实安全方案,明确责任边界;观众亦需提高风险意识。对于已发生的纠纷,伤者可依据《民法典》通过法律途径索赔,商场以“公益活动”免责的主张难以成立。

0 阅读:88
君旭和趣事

君旭和趣事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