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1年,93岁高龄的前清朝海军总司令萨镇冰在得知志愿军成功击退美军并进攻韩国首都汉城的消息后,欣喜若狂,感慨万分。他曾担任清朝海军的最高统制(总司令),后来成为民国海军总长,再次晋升为国务总理。 “甲午中日战争失败,清朝赔日本2亿两白银......自此中国失去了世界强国的地位,沦为世界的笑柄,成为日本崛起的垫脚石。” 萨镇冰看着这一切发生,作为甲午中日战争的参与者,作为其中的中坚指挥员,他无法接受这样的事实,也无法接受中国花费这么多白银才建成的北洋水军毁于一旦。 但事实如此,自此之后萨镇冰对清朝再没一点希望,还被遣散回家,清朝这样子不是他能够救得了的,他不明白,无论是武器,还是人员,清朝都占有优势,还是本土作战,这样的北洋水师怎么会输,这个问题慈禧太后不知道,她只是一味的签订条约,李鸿章也不知道,他只是一味的出使外国,洽谈赔偿协议。 至于李鸿章那日渐富裕的豪宅,还有那慈禧太后豪华的寿诞宴会,所有人都视若罔闻,甲午中日战争生的失败不在于当时战斗的士兵他们尽力了,也不在于那两艘主力巡洋舰,被迫沉没,被打到爆炸,他们已经发挥了自己最大的作用。
作为清朝船政学堂的第一名,萨镇冰是有天赋的,课业全优,他对自己的未来充满信心,清朝终于开始睁眼看待世界,开始让更多的学生在外面学习先进知识,虽然这时候已经晚了。 不过清朝的腐败还是超乎了他的想象,甲午中日战争失败之后,晚清培养的海军人才几乎全军覆没,在不得已的情况下,晚清邀请了萨镇冰担任当时的海军长官,这是在亡羊补牢,从前的海军一把手是李鸿章,无论是谁都绕不开他,如今他做到了比李鸿章还高的位置。 在慈禧死后,萨镇冰的权力越发的高,责任越发的大,他逐渐统合了当时清朝的海军、水军力量,尽管当时的清朝已经摇摇欲坠,但各水师将领之间,依旧是各自为战,民国期间出现的大部分船政精英基本上都是萨镇冰在任期间创办的学堂培养出来,或者向清朝索要的经费。 在此期间萨镇冰整合较为完善的海军力量,但还是那句话,清朝早干嘛去了,武昌起义萨镇冰的海军力量一度成为中国最强大的一股力量,都说新军是清朝的掘墓人,但海军钢铁巨舰卡在那里,给革命队伍带来了很大的困扰,最终还是萨镇冰主动离去,让革命队伍前进,才让清朝覆灭加快。 拥有海军跟没有海军是两个极端,接下来的数年时间,萨镇冰负责清朝覆灭之后对海军的善后工作,等到一切都恢复稳定之后就辞职住家养老。 不过养老的萨镇冰并没有放弃自己的抱负,说到底他没有看到一条救国的道路,但他在福建却依然动用自己能够动用的一切救治灾民,宣传抗日救国,他不反对任何革命势力,80岁的高龄还在外奔波,希望大家放弃嫌隙,合作抗日,他想看到新中国的未来。 蒋介石失败之后,曾力求萨镇冰到小岛一聚,被他直接回绝,他看到了中国的希望就是共产党,在福建听到志愿军把美国人打的抱头鼠窜的时候,他极为欣喜,中国人不光站起来了,还扬眉吐气了,这让一生致力于寻找救国路的萨镇冰终于得到了一个满意的答案,第二年,萨镇冰含笑去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