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医生火了!”25年2月,西安交大一附院主任向患者要了一个肉夹馍,患者问及如何加号时,他大方地表示:一般外地来的都会给加号,到时候告诉我,你给我了一个肉夹馍就好了。
最近医疗圈有个事挺火的,一个医生因为一个肉夹馍上了热搜,这事儿乍一听挺有意思,细琢磨一下,还真有点东西。
这事发生在西安交大一附院,一个姓王的医生,胰腺外科主任,医术挺牛的,不少人慕名去看病。这位王医生平时也喜欢拍视频发抖音,分享一些医患故事和医学知识,算是比较接地气的那种。
那天他门诊忙了一天,估计也饿了,正巧一个从西宁来的患者手里拿着三个肉夹馍,王医生就开口要了一个。患者挺大方,直接就要全给,但王医生只拿了一个,还跟患者说不用不好意思。加号的事儿也顺嘴提了,说外地来的都给加号,周三来就行。
患者还特意说了这肉夹馍是网红款,王医生挺好奇,说要拿回去给同事们炫耀一下再吃。这段视频发到网上,立马火了,不少医生和患者都觉得挺有共鸣,还有人分享自己和医生之间互赠礼物的经历。
这事儿之所以能引起这么多关注,我觉得主要还是戳中了大家对和谐医患关系的期待。现在医患关系紧张,大家也都希望医生和患者之间能多一些理解和信任。王医生和患者的互动,就给人一种很舒服的感觉,没有那种距离感。
王医生一天的工作量不小,从视频里也能看出来他挺累的,但还是保持着亲切的态度。患者从西宁大老远跑来看病,估计也是奔着王医生的名气去的。
买肉夹馍这事儿,也体现了中国人“来都来了”的习惯。两个人之间的对话也很自然,没有那种刻板的医生和患者的感觉。王医生要肉夹馍,患者主动提出加号,最后还聊了聊肉夹馍的口味,整个过程就像朋友聊天一样。
当然,也有人担心这种做法会影响医疗公平,觉得加号应该按照规定来,不能因为送了东西就特殊对待。但我觉得这种担心有点多虑了。王医生说了,他一直以来都对外地患者加号,这是一种对患者的体谅,而不是因为肉夹馍。医院肯定也有自己的管理制度,不会因为这种小事就乱套。
从患者的角度来看,王医生的做法让他们感受到了尊重和关怀。从医生的角度来看,这种做法也提升了患者的信任感,有利于医患关系的改善。
我觉得王医生的做法,给我们提供了一个很好的思路。构建和谐的医患关系,需要医生和患者共同努力。医生要多一些亲和力,多一些真诚的关怀,多一些有效的沟通。患者也要多一些理解和配合,多一些信任和尊重。
其实,王医生和患者分享肉夹馍这件事,不仅仅是一个简单的举动,它背后反映的是医患关系的现状和人们对和谐医患关系的渴望。这个小小的肉夹馍,就像一座桥梁,连接了医生和患者的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