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9年,北平解放后,李克农从毛主席的房间中搜出一颗炸弹,却找不到嫌疑人,正当

文史记叙录 2025-02-13 12:00:30

1949年,北平解放后,李克农从毛主席的房间中搜出一颗炸弹,却找不到嫌疑人,正当他百思不解时,一位平平无奇的老尼姑出现在了他的视野当中。

(信息来源:中国共产党新闻网2009.4.14特工王李克农:曾在毛主席房间发现炸弹)

李克农,一个隐秘战线上的无名英雄,他的名字或许不如那些浴血奋战的将领响亮,但他的贡献却丝毫不逊色,他守护的,是中国革命的领袖,是革命的未来。

1945年,抗战胜利的欢声笑语还在耳边,国共两党间的较量早已悄无声息地开始了,蒋介石三封电报,邀请毛泽东赴重庆“和谈”,看似和平的橄榄枝,实则暗藏杀机,老蒋的心思,大家心里都清楚得很,他这不过是在拖时间,悄悄地调动兵力,打算挑起内部冲突。

如果毛泽东不去,他正好可以把内战的责任推给共产党;如果毛泽东去了,他则可以趁机施压,逼迫共产党交出军队和解放区,这套“假和平,真备战”的把戏,瞒不过明眼人,毛泽东当然也清楚蒋介石的意图,但他依然决定赴渝谈判,不过,在出发前,他需要一份详尽的情报,一份能够看穿蒋介石底牌的情报。

这个任务,交给了李克农,李克农迅速行动,组织情报系统日夜监听国民党电台,海量的信息如同潮水般涌来,需要一双慧眼从中筛选出关键情报,李克农正是这双慧眼,他从纷繁复杂的电文中,抽丝剥茧,最终摸清了蒋介石的底牌,证实了他“假和平,真备战”的策略。

这份情报,为中共中央的决策提供了关键依据,也让毛泽东在谈判桌上更加从容,赴渝谈判,凶险异常,为了确保毛泽东的安全,李克农亲自部署安保工作,并对中央警卫团下达了死命令,毛主席的安全不容有失。

在李克农的周密安排下,毛泽东安全抵达重庆,并在谈判桌上与蒋介石斗智斗勇,北平和平解放,看似尘埃落定,实则暗潮汹涌,城内潜伏着数千名国民党特务,如同定时炸弹,随时可能引爆,如何清除这些隐患,是摆在李克农面前的一道难题。

硬碰硬肯定不行,那样只会造成更大的混乱和伤亡,李克农决定采取“软硬兼施”的策略,一方面,鼓励特务自首,争取宽大处理,另一方面,对拒不合作的顽固分子,坚决予以打击,他让北京警察局秘密搞了个自首报名,结果两个月内,两千多个特务都来报了名。

这为后续的肃清工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当然,自首只是第一步,李克农深知,还有很多特务潜伏在暗处,伺机而动,为了确保党中央的安全,他建议中央暂时住在香山,在征得中央同意后,他亲自前往香山双清别墅,检查毛泽东的住所。

凌晨两点,在毛泽东即将抵达之前,李克农再次对别墅进行彻底排查,就在这时,一件令人震惊的事情发生了:在毛泽东的房间里,发现了一枚炸弹,这炸弹一出,众人都不由得倒吸一口冷气,好在发现及时,才避免了一场灾难。

尽管抓到了放炸弹的间谍,可那炸弹究竟是怎么悄无声息地进入戒备严密的别墅的,这事儿至今还是个谜,这件事也让李克农一直耿耿于怀,在隐秘的战线上,李克农与国民党特务的斗争从未停止。

早在1929年,他就通过公开考试加入了国民党特务机构,和钱壮飞、胡底一起,他们三人被誉为“龙潭三杰”,他们在敌人内部悄悄搜集到了很多关键信息。

1931年,顾顺章叛变,中共中央面临灭顶之灾,关键时刻,李克农迅速掌握信息,赶紧安排中央机关撤离,成功避免了巨大损失,“龙潭三杰”的故事,至今仍被大家热议。

1949年,新中国成立在即,国民党保密局头子毛人凤却密谋暗杀毛泽东,他计划在毛泽东访苏途中制造“第二个皇姑屯事件”,李克农洞察了毛人凤的阴谋,并迅速展开反击,他揭露了藏在北京的神秘“潜伏台”,还把台长计兆祥给抓住了。

李克农通过兆祥给毛人凤发了一封电报,告诉他“万能潜伏台”被找到了,并劝他考虑投降,这封电报,既是对毛人凤的警告,也是对国民党残余势力的震慑,李克农的一生,都在为守护革命领袖的安全而默默奉献,他靠着自己的聪明才智和勇敢,不止一次地解决危难,为我国革命成功出了大力。

0 阅读:108

猜你喜欢

文史记叙录

文史记叙录

讲述历史趣味故事,回忆历史往昔风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