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自由竞争的市场环境中,大部分行业一开始往往都是群雄并起的局面。
然而,能坚持到最后的通常只有两家,正所谓“一阴一阳之谓道”,相互制衡才能推动行业发展。
以饮料行业为例,起初各类公司层出不穷,但最终形成了可口可乐公司和百事公司两大巨头相互竞争的格局。
芯片领域亦是如此,最初世界主要列强都在开展芯片研究,众多企业参与其中,到后来就只剩下英特尔和AMD两家主导市场。
飞机制造也是一样,经过上百年的竞争,现在只剩下了两个巨头:波音和空客。这背后蕴含着博弈学的数学原理和市场规律。
中国古代人,也总结出来了类似的规律,将其称为:“孤阳不生,孤阴不长”。
当一个行业被一家公司完全垄断时,这个行业往往就走向了消亡。比如柯达,它干掉了全球所有胶片同行,实现了行业垄断,结果胶片行业迅速走向终结,随着数码相机的崛起,胶片逐渐消失。
还有诺基亚,曾经它在手机市场占据绝对主导地位,其他厂商的市场份额总和都不及它的零头 ,但最终诺基亚也走向了消亡。
由此可见,当一个行业仅剩下一家垄断企业时,这个行业距离衰落也就不远了,随后新的公司会出现,市场又会经历从多家竞争到群雄并起的阶段。
但经过几十年甚至上百年的发展,最后大概率还是会剩下两家主导企业。
AI领域也是如此。
起初,AI市场呈现群星并起的态势,欧洲、日本,甚至印度、俄罗斯等国家,都试图在其中占据一席之地。
但AI与饮料这种行业不同,它的迭代速度极快。经过短短几年的发展,很快就变成中国和美国主导的局面。
可以说,AI技术兴起后,除中美之外的其他国家,在这个领域基本都沦为了配角,变成了打酱油的,未来在AI领域很难再拥有话语权。
除非将来出现比AI更强大的技术。但就目前来看,短期内,像外星人的飞碟、时空跃迁、星门传送这类神级技术还难以实现。
所以在未来几十年,在AI领域乃至世界舞台上拥有重要话语权的,大概率只有中国和美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