惊曝:美国与东方大国似乎已达成某种无形的默契,而欧洲正逐渐沦为这场大国博弈中的“

一起聊聊全球事 2025-02-13 00:57:56

惊曝:美国与东方大国似乎已达成某种无形的默契,而欧洲正逐渐沦为这场大国博弈中的“盘中餐”。

近来,随着特朗普再次展现强硬的贸易政策,毫无差别地挥舞贸易大棒,欧洲瞬间陷入了焦虑的漩涡。欧盟的关键人物冯德莱恩,这位家人持有美国绿卡的“裸官”,同时也是极端亲美的鹰派代表,竟一反常态,主动向东方大国抛出橄榄枝,表示欧洲愿与对方达成协议,甚至期望扩大双方的贸易和投资合作。欧洲的急切不难理解,其正面临着自二战以来最为严峻的局面。

从内部来看,右翼势力在欧洲迅速崛起,意大利已被右翼势力掌控,而德国和法国也深陷于内部的政治纷争之中。经济上,俄乌冲突连续数年的冲击,让欧洲经济遭受重创,民众对未来充满迷茫。放眼外部,欧洲传统产业被东方大国的竞争逼至本土,新兴产业却迟迟难以发展壮大。在能源方面,欧洲主动切断与俄罗斯的合作,陷入能源困境;贸易上,还要应对美国加征关税的压力;在科技竞赛的赛道上,更是被远远甩在身后,前景一片黯淡。可以说,欧洲已无力应对自身的内部矛盾和经济衰退,当特朗普政府再次施加贸易压力时,他们只能四处寻求援助。

然而,面对欧洲递来的橄榄枝,东方大国并未急于回应,只是任命了备受关注的卢大使担任欧洲事务特别代表。卢大使此前一句“俄乌冲突是冷战甚至二战的延续,东欧的几个前苏联国家不具备实质主权”,便引发欧洲轩然大波,众多欧洲人士叫嚷着抗议,甚至有议员要求东方大国撤回卢大使。如今,东方大国撤回大使,却派出代表,这无疑是一种更为有力的回应,也预示着未来对欧态度将更加坚定、强硬。

回顾过去几年,东方大国为争取与欧洲的合作付出诸多努力。那份旨在推动双方贸易合作的投资协定,在东方大国给予欧洲诸多优厚条件后,几乎就要达成。但欧洲却误判形势,以为是东方大国有求于他们,在拜登政府上台后,仅仅因为美国抛出的一些虚幻承诺,便将协议冻结,当作讨好美国的“投名状”。即便如此,东方大国依旧秉持着“多一个朋友,少一个敌人”的理念,在马克龙访问期间,苦口婆心地劝告欧洲不要被美国蛊惑,要保持独立自主,因为这关乎欧洲自身的未来,而非仅仅为东方大国提供助力。马克龙似乎听进了这番话,返程途中立志要将欧洲打造成世界第三大超级力量。然而,当他在欧洲议会表达这一想法时,却遭到漠视,其他欧洲国家依旧我行我素,亲美态度不改。

如今,特朗普再次执政,不仅停止对欧洲的“关照”,更是加大对欧洲的经济掠夺。特朗普政府的行事风格向来直接,既然被视为“反派”,那就索性展现出“反派”的姿态,毫不留情地对欧洲进行经济压榨。冯德莱恩在此时才想起向东方大国求助,希望重启合作协议,但时过境迁,东方大国已今非昔比。通过一系列国际事件,如胡塞武装对航母的威慑、F22高空击落气球等,东方大国已深入了解美国的实力底细,凭借自身如今的实力,足以在国际竞争中占据优势,不再依赖欧洲的站队。

对于东方大国而言,欧洲的价值在于其独立自主,符合构建多极化世界的愿景,而非决定能否战胜美国的关键因素。换言之,欧洲与东方大国合作,东方大国不过是多一个朋友、让美国多一个对手,而欧洲才是最大的受益者,毕竟摆脱美国的控制,实现真正的独立自主,是欧洲老一辈政治家多年来的夙愿。从美国的角度看,欧洲曾被视为制衡东方大国的重要力量,但在拜登执政的四年里,尽管欧洲基本对美国言听计从,东方大国却在产业、军事、科技和贸易等多个领域,让美欧联盟节节败退。这表明,欧洲在这场大国博弈中,对美国的实际价值已大打折扣。既然失去了利用价值,在美国眼中,欧洲便如同待宰的羔羊,成为可以随意收割的对象。

当前,欧洲正处于两难的困境,美国在经济上不断吸血,东方大国则在高端产业领域展开激烈竞争。曾经梦寐以求的“大国关注”,如今却以这种残酷的方式降临,欧洲是否能承受得住来自东西方的双重压力,其未来又将走向何方,着实令人拭目以待。

0 阅读:68

猜你喜欢

一起聊聊全球事

一起聊聊全球事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