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发表关于格陵兰岛问题的各种讲话与提议,激起世界和丹麦的强烈反应。特朗普发表这种措辞强硬讲话的动机,无疑是複杂的,但具体目标,目前还看不太清楚。本文从特朗普试图给世界“上课”,世界也给特朗普“补课”的视角,以特朗普在格陵兰岛问题上的1.0版本和2.0版本为文本,进行比较分析。结论认为,“入侵”格陵兰,不可行。
特朗普“加码”格陵兰岛问题。在提出格陵兰岛问题上,特朗普的格陵兰岛1.0版本与2.0版本之间是有区别的。其一,1.0版本突出“交易原则”,诱惑为主,随著时间的推移,从最初的“房地产交易”,“升级”为“强买”。2.0版本的“行动升级”并展现美国对格陵兰岛具有长期独佔的战略意图。
特朗普给世界“上课”,世界也给特朗普“补课”。特朗普展现其个人风格。以“高度的不确定性”,衝击国际秩序,以突出特朗普主义的影响力。运用 “极度施压”的手段,包括以使用武力进行要胁。毫不顾忌他拟议的行动可能违反国际法。
丹麦以一己之弱,坚持格陵兰岛不是“私人领土”,而是丹麦王国一部分立场。欧洲展现出罕见的团结,严厉警告美国,不得侵犯欧洲国家的边界。
德国总理萧兹表示,绝不能用武力改变边界。强调“边界不可侵犯的原则,适用于每一个国家”。法国总统马克宏表示,在格陵兰岛问题上,欧洲国家应该觉醒,应该更加积极地加强欧洲的安全和竞争力。主张欧盟在面对国际事务时,应减少对美国的依赖,增强欧洲战略自主性。
欧洲在格陵兰岛问题上对特朗普的“补课”表现为:既没有接受特朗普的“美国第一”,也没有表现出对特朗普行动的“另眼相看”。
大致看,特朗普主外,马斯克主内。格陵兰岛问题上,特朗普的真实意图,将变得更加捉摸不定。
目前格陵兰岛问题的动向,可看作是美国官方政策的“试探气球”与特朗普个人行事风格之间的一种平衡。“入侵”格陵兰,不可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