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隆帝作为清朝的统治者,肩负着极为繁重的国家事务,既要全盘统筹,又需协调内外的复杂关系,这使得他在长时间的治国理政中,积劳成疾。尽管乾隆皇帝非常注重养生,常利用空闲时间画画、写字来调节身心,并且定期服用一些补药如“龟龄集”等,但健康问题依然难以避免,尤其是慢性疾病的困扰。
其中,乾隆皇帝患上的一种疾病令当时的宫廷太医感到尴尬,这就是痔疮。这种病虽然在现代社会较为常见,但由于其发生部位较为隐秘,且常伴随羞耻感,因此即便是普通人也不愿提及,更何况是威严的皇帝。宫廷太医推测,乾隆的病与长期的繁忙和劳累密切相关,并建议他休养以改善病情。于是,乾隆在皇后的帮助下,开始了为期100天的休养。
皇后富察氏,出身满族八大贵族之一,与乾隆自幼相识,两人有着深厚的感情。虽然乾隆即位后,后宫妃嫔众多,富察皇后仍旧始终如一地陪伴在乾隆身边。当得知皇帝因病需要疗养时,她毫不犹豫地决定照料他,甚至与乾隆同吃同住。这一段亲密时光不仅有助于乾隆的康复,也令两人的感情得到了升温。
在富察皇后的精心照料下,乾隆的病情得到了显著缓解,而他们的关系也因此变得更加深厚。更为喜人的是,富察皇后为乾隆生下了一个儿子,乾隆因此欣喜若狂,称此子为“性成夙慧,歧嶷表异,出于正嫡,聪颖殊常”。然而,这个孩子却不幸早逝,给乾隆和富察皇后带来了极大的悲痛。
在这段悲伤时光后,乾隆决定携富察皇后一起东巡。然而,途中富察皇后在山东德州突发重病,病情迅速恶化,最终不治而亡。富察皇后的去世令乾隆痛心不已,他为此写下了《述悲赋》以表哀悼,文中写道:“廿载同心成逝水,两眶血泪洒东风”。这段文字传达了乾隆对皇后深切的怀念和无尽的痛苦。
乾隆帝的一生充满了荣华富贵与无数的宫廷波澜,而与富察皇后的这段真挚情感,也成为了他晚年最为痛苦的回忆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