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求爹们,别把儿子养成"情绪哑巴"了
父能量研究所
2025-02-12 08:22:54
昨天在篮球场目睹的对话,让我差点冲上去摇醒那位爸爸:"摔倒了憋回去!男孩流血不流泪!" 穿7号球衣的小男孩抹着脸往厕所跑的模样,活脱脱是三十年前躲在被窝里哭的自己。回家路上闺女突然问:"为什么小哥哥哭要被骂?" 我张着嘴半天答不上来,突然意识到我们这代爹,正在用性别偏见制造新型文盲。
这事得从半年前的乐高事件说起。儿子军军来家玩时碰倒城堡,他爸立刻开启"男子汉特训":"重新搭!不准哭!" 结果孩子边抽噎边拼积木,手指都在发抖。我家丫头看不过去,跑去抱着他说:"我的冰淇淋分你哭五分钟。" 后来儿童心理咨询师告诉我:被压抑的情绪不会消失,只会变成内伤。现在军军来玩总要带个"情绪急救箱"——其实就是糖盒里塞满写着"可以生气""允许难过"的小纸条。
最打脸的是上周足球赛。我习惯性对输球的侄子说:"下次赢回来!" 结果他突然大吼:"我就不能难过会儿吗!" 这话像记重拳打醒了我。翻出《培养高情商男孩》,里面每个案例都像在审判自己:我们教男孩藏起脆弱,却在他们成年后责怪其不懂沟通;禁止他们示弱,又抱怨婚姻里都是甩手掌柜。
现在我们家用"眼泪银行"替代情绪封锁。上周大女儿发明"哭泣许可证",小女儿设计"生气温度计"。昨晚侄子来玩摔破膝盖,居然自己掏出创可贴说:"我先哭十秒再处理伤口哦。" 看着他边抽泣边消毒的模样,突然明白真正的勇敢不是忍痛,而是接纳脆弱的自己。就像儿童情绪课说的:能说"我害怕"的孩子,才敢在关键时刻喊"我试试"。
回家时看见小区男孩们偷偷在墙角抹眼泪,手里的奥特曼卡片都被攥湿了。路灯把他们的影子拉得很长,像极了我们这代人心里那个从未被安抚的小男孩。摸出口袋里闺女塞的"情绪救生圈"——其实就是皮筋绑着的纸条,上面歪扭写着:"爸爸今天可以当小孩,换我保护你。"
你家的男子汉教育,是不是正在批量生产心理亚健康?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