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兴趣班变成刑场,是时候撕碎爹妈的"全能幻想"了

父能量研究所 2025-02-12 08:22:05

昨天路过钢琴教室,听见熟悉的咆哮:"这首曲子练了100遍了!"透过玻璃看见涨红脸的爸爸和琴凳上缩成团的小身影,仿佛看见三年前的自己。那时我坚信"严父出才女",直到在闺女琴谱里发现用音符画的"监狱风云",才惊觉兴趣班早已变成我们这代爹妈的"育儿军备竞赛"。   事情得从那个被小提琴砸碎的台灯说起。我花三个月工资买的1/4琴躺在地上时,小女儿正用琴弓指着我说:"再逼我练琴就断绝父女关系!"儿童心理学老师的话突然在耳边炸响:"当兴趣班引发战争,先反思是谁的梦想在越俎代庖。"那天我蹲着收拾琴弦碎片,突然发现琴盒里塞满被撕碎的《卡农》乐谱——原来我幻想的音乐世家梦,早变成孩子的噩梦素材。   现在我们家用"奇葩兴趣探索日"替代强制学习。上周大女儿沉迷给玩偶做手术,小女儿专研如何用屁声演奏《小星星》。当我忍着笑陪她们看《奇怪职业图鉴》,突然明白教育专家说的:童年兴趣不必通向罗马,它本身就是宝藏。前天小丫头翻出落灰的小提琴,居然即兴创作了首《台风进行曲》——用琴弓敲打琴弦模拟雨声,比我当年逼她练的《梁祝》生动百倍。   最触动的是上周家长群里的闹剧。有位爸爸晒出孩子钢琴十级证书,配文"没有坚持不下来的孩子,只有心软的家长"。我默默退出群聊,转头看见自家闺女正用毛笔在墙上画"山海经妖怪图鉴"。暖黄灯光下,那些张牙舞爪的墨团突然有了生命,像在嘲笑我们成年人功利至上的培养计划。   回家的路灯下,听见有个孩子在背乘法口诀,他爸在旁边计时:"人家豆豆都能背到19×19了!"小男孩带着哭腔的背诵声散在风里,让我想起《园丁与木匠》里的比喻:我们总想把孩子雕琢成家具,却忘了他们本是恣意生长的野花。摸出口袋里闺女塞的"妖怪身份证",上面工整写着:"姓名:饕餮,特长:吃光爸爸的育儿焦虑。"   你给孩子报的兴趣班里,藏着多少自己的童年遗憾?

0 阅读:0
父能量研究所

父能量研究所

双胞胎女儿的爸爸。 小学教育专业、保育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