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杭州,一名女子逛商场时,看中了一件价格1600多元的T恤,女子对这价格很满意

校花阁 2025-02-11 19:23:38

浙江杭州,一名女子逛商场时,看中了一件价格1600多元的T恤,女子对这价格很满意,就果断的购买了。不料,过几天收到货以后,女子发现这个衣服和商场那件衣服手感不一样,但商家始终坚持这件衣服是真的。

童女士有个非常好的家庭,过惯了锦衣玉食的生活,人长得漂亮,也非常追求穿衣打扮的品位。 事发当天,童女士和好朋友一起去某商场逛街,看到某品牌的T恤出了新样式,童女士就进店去看看新衣服。 店里有一款黑色的T恤一下就入了童女士的眼,店员热情的告知童女士,这件衣服目前有活动,到手只需1620元。童女士一听,价格这么便宜,二话不说,直接刷卡买了一件。

付完款以后,因为现货没有适合童女士的尺码,店员就留下了童女士的地址,等调货以后直接寄给童女士。这是商家的基本操作,童女士也没当回事。 三天后,童女士收到了一个快递。拆开一看,正是那天逛商场购买的T恤。童女士满怀期待的去试穿自己的新衣服。 这一穿,童女士发现了端倪。这件衣服的手感和店里看的衣服手感略有不同。仔细检查了一下,发现T恤的品牌字样也有点怪怪的。童女士拿出家里同样品牌的衣服一看,确实有点不一样,品牌的几个字母挨的特别近。

童女士第一反应就是,这次买到了假货。为了验证自己的想法,童女士在网络平台找了一家鉴定公司,对自己购买的衣服进行鉴定。很快,结果就出来了,明确表示这个是“仿制品”,意思很明显,买到了假货。 童女士对此非常气愤,品牌店竟然以次充好、以假乱真。童女士拿着衣服和鉴定结果到商场要求退货。 不料,商家却非常肯定的表示,这件衣服肯定是真的,网络上的小鉴定公司给的结果不准确。商家表示:只要肯花钱,鉴定公司什么样的结果不能出?

童女士听懂了话外之音,商家怀疑自己和鉴定公司串通一气,故意借此来退货。童女士受不了这口恶气,于是,当即找了一家国家认可的大公司进行鉴定。鉴定结果显示:送检样品不符合某品牌的工艺特征。 有了权威的鉴定结果,童女士的要求也提高了,不仅仅是退货这么简单,还要求进行三倍赔偿。 然而,这时的商家依旧表示:这件衣服就是真的,还是不认可鉴定结果。但却退了一步,表示可以给童女士退货,但不可能给予三倍赔偿。 童女士不接受这样的结果,找到商场,希望商场能够帮助自己协调。 终于,在商场的协调下,该商家坚持自己的衣服是正品,但本着照顾顾客的原则,愿意给予童女士三倍赔偿。

1、商家不知道哪里来的勇气,面对两次鉴定结果,始终坚持自己的衣服就是正品,难道鉴定机构都鉴定错了吗? 其实商家就是死鸭子嘴硬,不愿意承认以假乱真、以次充好的行为,害怕毁了形象,丢失了客户。真正的口碑需要商家用实际行动来践行,而不是死不承认就能维持的,要想人不知,除非己莫为。

2、童女士买到假货的情况下,有哪些维权途径? 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39条规定:消费者和经营者发生消费者权益争议的,可以于经营者协商和解,也可以请求消费者协会组织调解,向有关行政部门投诉或者向人民法院起诉。 从消费者权益保护法规定可知,消费者发生权益争议的,可以向经营者协商和解,童女士就是选择了这个方式。 如果童女士的诉求没有得到解决,那么,童女士还可以向消费者协会或者市场监管局投诉,也是很好的维权途径。当然,走法律程序,向法院起诉也是维权的途径,但是法律程序维权时间长、成本高,最为公正。

3、童女士如果向市场监管部门投诉,商家还将面临相应的处罚。 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56条规定:对于以次充好、以假乱真的行为,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可以根据情节单处或者并处警告、没收违法所得、处以违法所得一倍以上十倍以下的罚款,没有违法所得的,处以五十万元以下的罚款;情节严重的,责令停业整顿、吊销营业执照。 案例中,该品牌店的行为很明显就是以次充好、以假乱真,这样的情况,只要童女士举报给市场监管部门,那么,该商家将面临警告、没收违法所得、处以违法所得一倍以上十倍以下的罚款,随随便便的处罚都远比童女士要求的三倍赔偿多的多。 如果商家拒不改正,还继续以假乱真的话,那还会面临停业整顿、吊销营业执照等处罚,有的是手段,不怕商家不改正。

4、商家经营靠的是诚信,以假乱真、以次充好的销售方式,只能是竭泽而渔,错失了顾客,最终也就错失了商家的信誉,迟早会断送了商家的未来。 童女士获得了三倍赔偿,但是商家始终不承认这是假货,对此您怎么看? 留言参与讨论。

0 阅读:1098

评论列表

用户10xxx70

用户10xxx70

3
2025-02-11 19:53

怎么炸骗,三倍最多少,你能怎样

momo

momo

2
2025-02-11 20:26

1600的T恤?镶金了吗?

猜你喜欢

校花阁

校花阁

单刀残躯饮寒风;今朝有酒醉黄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