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5年,37岁的张伯驹出现在一家青楼。一名年轻女子跪在他面前,声音颤抖:“带

赢梯说事 2025-02-11 18:55:42

1935年,37岁的张伯驹出现在一家青楼。一名年轻女子跪在他面前,声音颤抖:“带我走吧!我还是清白之身!”张伯驹递出一沓钱,准备赎人。老鸨却冷笑:“带她走?没门!”   潘素是个苦命的女子,她祖上出过大官,可惜后人们却没能撑起门面,等潘素父亲接管家业的时候,家产更是被大手大脚的花的差不多了。   在潘家尚有些名望的时候,母亲曾专门请人教导女儿琴棋书画,想要把她打造成个温婉贤良的名门之女,盼望着她的后半生能顺顺遂遂,觅得良人。   在母亲的关爱下,她度过了美好的少年时光,可惜随着母亲病逝而终止。   “不要怪母亲狠心,实在是你爹把家都败光养不起你了,我听说你生母教的你弹得一手好琵琶,那你就用用它来卖唱吧。”   都说有了继母就有后爹,在王氏被潘父娶进门后就看这个前任留下来的女儿百般不顺眼,常常在潘父那吹耳旁风,看潘父不重视女儿后,就一脚将她踢出门外,完全不管潘素才13岁,到那腌臜之地怎么生活。   沦落风尘中的潘素心中有着独属于自己的傲气,卖唱可以卖身不行,她靠着娇俏的容貌和一副好嗓子,加上她受过教育,谈吐不俗,很快就受到了很多人的追捧,不乏有人想要千金买一笑,为她赎身。   成为了摇钱树的潘素可是老鸨的心头肉,哪能让人轻易的给摘走,潘素同样对那些人不感兴趣,直到张伯驹的出现,两人一见如故。   张伯驹是个温文尔雅的文人,他喜欢收藏古物,热爱书画诗词和京剧,身上的艺术气息浓厚,和张学良等人并称为民国四公子。   在见到潘素的第一面,他的心就彻底沦落到这个少女的身上,感觉对方宛如天女下凡,美好的不似凡人,挥笔给她写下一副对联。   之后,张伯驹就成了潘素的常客,往往是她弹琴来,他作诗,才子佳人看起来是那么的般配。张伯驹没有掩盖自己对她的喜爱之情,在得知潘素过去的事情后,对她产生了强烈的心疼。   “伯驹,你能带我走吗?我没有过其他人。”潘素说完这句话脸上红霞遍布。   张伯驹很快就找到老鸨,让她出个价钱,自己势必要带潘素走,但贪心的老鸨根本不愿放人,到手的钱不如潘素留在这给她挣得多,而且相中潘素的不止他一人。   “张公子,人不是说能带走就能带走的,潘妃已经被人定下了。”老鸨看着张伯驹手中的银票,眼中贪婪的光芒不断闪烁,嘴上却说着拒绝的话。   原来在张伯驹认识潘素前,在国民党中有个叫做臧卓的中将,同样对潘素产生了兴趣,想要将她娶回家,谁知中途被张伯驹截了胡。   得知自己看中的女人被他人觊觎,臧卓直接将潘素给藏了起来,专门让手下在外面看管着,潘素哭得眼睛通红却无济于事。   张伯驹没有放弃救她出来,他忙前跑后去找自己的朋友们,年轻气盛的几个人想了个办法,趁着臧卓外出的时候,闯进去将潘素给抢了出来。   在潘素的眼中,那一刻张伯驹就像是个英雄出现在自己的面前,带自己脱离苦海。   后来两人回到潘素的故乡在那里举行了婚礼,虽然张伯驹之前就有过妻妾,但这完全不影响两人之间真挚的感情。   在张伯驹这里潘素重新找到了人生的道路,她开始学习绘画,跟着好多位画家学习过,还曾和张大千合作过,她的绘画受到了不少名人的称赞,成为了闻名遐迩的画家。   同时夫妻俩心中有着浓烈的爱国情怀,他们到处收集字画名迹,在战乱时代努力的保护着珍贵文物,有时为了挽救流落海外的文物古画,甚至变卖家产也要将它们留下,这些收藏在新中国成立后,他们陆陆续续的无偿捐献给了国家,这种宽广大无畏的胸怀值得人们敬佩。   参考来源: “民国四公子”张伯驹初见潘素惊为天人 中国新闻网

0 阅读:336
赢梯说事

赢梯说事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