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民公安大学李玫瑾建议:凡是扶了老人被要求天价赔偿的,在老人拿不出任何证据的情况下,可以按“敲诈勒索”起诉。2023年的湖南,我国出现了第一例老人讹人被判刑案件。一时间讹人乱象仿佛被踩下刹车大量减少,社会风气也得以肃清。 2014年,春晚的舞台上上演了一出《扶不扶》的小品,其中宝马换单车,好心人伪装成受害人遍地打转的片段不知让多少观众捧腹大笑。虽然在舞台上,所有的恶意都变成了一个个误会,故事的最终迎来的依旧是合家欢大结局。 但现实生活中,依旧有许多吕洞宾、东郭先生、农夫们被自己的善意所反噬。自从当年的彭宇案引起网络上的大批舆论后,人们在做善行前就有了三思而后行的顾虑。案发现场是否有能证明自己清白的人证、周围有没有摄像头拍摄到老人、自己是否有时间和无力应对之后的调查。 当做好事也有后果时,善意就很难再纯粹。虽然,当初彭宇的案件经过调查已经证实了两人确实有相撞行为,但是案件所带来的影响就如同蝴蝶扇动的翅膀让所有人始料未及。 2011年,像是一把钥匙打开了潘多拉魔盒,它启示了变老的坏人,在法律之外还有另一条无本万利的“生意”。自那以后,路边倒下的老人彻底成为了洪水猛兽。行车记录仪的销量迅速增长,仿佛只有在摄像头下这个社会才能始终保持着光辉的一面。 个别人的道德败坏,竟然能影响整个国家的社会氛围。虽然网络上对这种讹人行为已经有着诸多不满的声音,但是在中华民族几千年的传统中,尊老一直是代代相传的美德。老人的身份让一些不法分子得到了优待,人们总是会不自觉的将他们视为弱势群体,偏移自己的立场。 对于这种乱象,中国公安大学的李玫提出了建议对“扶老被讹”现象中被拿不出证据的老年人应该以敲诈勒索起诉,如果情节较轻的处以罚款。这一建议的提出很快得到了许多人的附和。 在2023年的湖南一起案例吸引了全国的视线,在车水马龙的街头,一名女子秉持着心中的正义扶起了倒在地上的老人,本以为大庭广众之下,老人不会讹上自己。可在她将老人送到医院垫付上医药费后,老人和其家属一口咬定就是女子撞倒的老人。 而理由竟然是女子扶起了老人,证明她心中有愧。虽然街道上的监控证明了她的清白,但是老人的家属依然没有感谢并归还医药费的意思,反而另辟蹊径指责女子没有及时将老人送到医院要求其承担后续所有的医药费。 面对这种无理的人,女子决定用法律维护自己的权益。经法院审理老人家属的行为已经构成了欺诈,而其在法庭上恶劣的态度也并没有丝毫悔改之心。最终,法院判决老人一家不仅要偿还女子垫付的医药费,还要赔偿带来的精神损失6万元并处以拘留。 就像是当初的彭宇案一样,这一例老人讹人被判刑的案件同样有着极大的影响力。这种倚老卖老的违法案件终究会在法律的公正审判下得以肃清,社会的整体风气,也将会得到提高。 信息来源: 中国首例!湖南女大学生扶跌倒老人被讹事件,女大学生获赔6.8万 椒点新闻 2023-11-27
中国人民公安大学李玫瑾建议:凡是扶了老人被要求天价赔偿的,在老人拿不出任何证据的
波览历史
2025-02-11 17:35:30
0
阅读:59
用户52xxx38
但凡坚持法律原则“疑罪从无”,就不会有那么多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