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在惠州长大的中学生,周末常随父母驾车经过大亚湾石化区,那些高耸的炼油塔在暮色

致公佘 2025-02-11 08:15:53

作为在惠州长大的中学生,周末常随父母驾车经过大亚湾石化区,那些高耸的炼油塔在暮色中闪烁着星星点点的灯光,总让我想起这座城市独特的命运——既拥有面朝大海的壮阔,又困守于产业转型的漩涡。惠州经济发展的滞缓,恰似我们校园里那株移植多年仍不见长高的凤凰木,需要更多人关注它的根系究竟缠绕着怎样的症结。 记得前年暑假在惠东双月湾民宿帮忙时,发现整条街的商铺十有八九挂着"旺铺转让"的告示。经营海产干货的张叔告诉我:"现在游客都直奔深圳的较场尾,咱们这儿旺季也留不住人。"这种空心化现象恰是惠州产业困境的缩影。这座城市明明坐拥281公里海岸线和罗浮山等生态资源,旅游业却始终停留在"景点打卡+海鲜大排档"的初级阶段。就像我们写作文时只会堆砌华丽辞藻却缺乏深刻思考,惠州错失了将自然资源转化为深度体验经济的机遇。 父亲任职的电子厂近年接连遭遇订单缩减,他的工友们常聚在小区榕树下感慨:"以前厂里给华为做配套订单都接不完,现在连越南工厂都来抢单。"这让我想起老师在历史课上讲的"中等收入陷阱"。TCL、德赛西威等龙头企业虽然撑起了电子信息产业的骨架,但更多中小型企业仍停留在代工组装层面。就像班里总有几个同学满足于完成作业却不思考解题逻辑,太多企业缺乏自主创新的勇气,导致惠州在智能终端向汽车电子转型的浪潮中举步维艰。 每次经过仲恺高新区,总能看到大片新建楼盘与闲置厂房比邻而居的奇特景象。表姐三年前以每平1.8万购入的公寓,如今在中介橱窗里标价不足万元。这种房地产过度开发的代价,在惠阳淡水老街体现得尤为明显——明清古宅旁突兀地矗立着烂尾的商业综合体,如同强行拼贴的作文段落。当城市把发展赌注压在土地财政上,就像学生沉迷游戏充值忽视学业,终究要面对核心竞争力流失的苦果。 不过,去年参观潼湖生态智慧区时,我看到中科院两大科学装置正在浇筑混凝土基座。工作人员说这些"国之重器"将吸引全球顶尖科研团队,这让我想起教室后墙张贴的"厚积薄发"书法作品。或许惠州就像我们这些正在备战中考的学生,经历着转型阵痛期的迷茫,但只要找准"科技创新+绿色经济"的解题思路,终将在粤港澳大湾区的考卷上写出精彩答卷。毕竟,这座苏轼笔下的"岭南名郡",从来都不缺少破茧重生的文化基因。

0 阅读:55
致公佘

致公佘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