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世界发生了核战争,能保留一条核潜艇,就有了第2次的打击机会!”听了黄旭华院士一番话语出惊人,原来核潜艇作用,就只在核战争中,第二次的机会,怪不得是每一个大国,强国都梦想拥有的装备。 如果是在核战争发起之后,还有没有机会发动第二次核打击,黄旭华院士告诉你们,绝对有的。 在现代战争中,一旦发动核战争,那么将会是狂风暴雨的场面,唯一的仰仗,基本上只有一次出手的机会。 当初,在一场采访中,黄旭华院士告诉我们,如果核战争真的来临了,那么水下面的核潜艇,将是我们唯一的依仗。 核潜艇,可不仅仅只是一个潜水艇这么简单,在海上作战,航母就是个顶个最为先进的设备。 但是在核潜艇面前,几乎就是天生的可行一样,再大的航母群,也挡不住核潜艇的巡航导弹。 这是黄旭华院士,对待核潜艇的看法,它不仅仅是海军的杀手锏,更是海军力量的战略奠基石。 和平年代,可以震慑诸国,成为一个国家核威慑的中坚力量,战争时期,又是执行第二次核打击,实施报复的不二手段。 要不然,当初我国为什么要在如此困难的时候,坚决要将核潜艇,以及核武器一同创造出来呢? 因为核潜艇,以及核武器,都是当初中国最大的依仗,只有拥有了这些,才能在国际上站稳脚跟。 回顾当年制造核潜艇的艰难时代,黄旭华院士就总是会不由的感到难忘。 在当年之,新中国成立十周年,我国意识到了核潜艇的威力,为了打破国外封锁,以及核威胁的局面。 我国不得已之下,只好同时进行核潜艇,以及核武器的研究工作,企图打破这种局面。 核武器这种技术,在当时有着钱学森,以及邓稼先等专家回国主持大局。 但是核潜艇这种技术,我国是没有一点头绪,可以说是全都是小白,仅有一艘从海外带回来的核潜艇模型作为参考。 无奈之下,中国只好求助于苏联老大哥,想着对方可以指导一下,但是却得到了对方的羞辱。 根据黄旭华院士回忆,那次羞辱他至今历历在目,当时苏联的赫鲁晓夫在听闻此事后,马不停蹄的来到中国。 在面对中国想要借鉴苏联核潜艇技术的时候,对方扬言,“你们想要制造核潜艇,简直就是痴心妄想。” 之后更是提出了一系列过分要求,那就是让苏联的太平洋舰队,以后可以进入中国的港口停泊。 他国军队进入到我国领域,还是随便进入,这和美国驻军韩国有什么区别呢? 在面对这赤裸裸的嘲讽,我国领导人当即拍案而立,宣称“我们自己造,核潜艇我们势在必得,哪怕是一万年也要搞出来” 也正是因为这句话,黄旭华当即带领着科研团队,开始了长达30点的闭关建造之中。 然而虽然有着坚定的信心,但真正上手制造,所有人都背负起来了莫大的压力,因为根本不知道从哪里下手。 而且在当时,能支援的设备极其有限,全国唯一的一台超级计算机,也套提供给核武器方面的研究。 资金方面,黄旭华他们也十分紧张,甚至就连办公室都是临时租借的。 可黄旭华明白,一天不造出来核潜艇,中国就一天无法打破这话总被封锁的局面。 为此,他们遇见科技性的难题,只能一次次的尝试,遇见算数上的难题,就一遍遍的人工计算。 经历了不计其数的失败,终于总结出来了经验,核潜艇技术也提上了征程,正是进入制造阶段。 30年以来,由于工作的特殊性,黄旭华始终未曾回家,甚至被兄弟姐们误会不孝。 背负着大家,和自己小家的压力,黄旭华成功了,成功的将核潜艇制造了出来。 一直截止到现代社会,黄旭华院士对中国的影响,都始终未曾削减,如果不是他们,中国的核潜艇技术恐怕不会发展如此迅速。 就在2025年2月7日这天,黄旭华院士永远的离开了我们,不过虽然他的人走了,可他的贡献和精神,将会被流传百世,会被所有中国人记在心里面。 对此,你们有什么想说的吗? 信息来源:北京日报客户端2025年2月7日《黄旭华院士:使命 责任 担当》 如果各位看官老爷们已经选择阅读了此文,麻烦您点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和分享,又能给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各位看官老爷们的支持!
“如果世界发生了核战争,能保留一条核潜艇,就有了第2次的打击机会!”听了黄旭华院
语蓉聊武器
2025-02-10 17:19:05
0
阅读: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