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春节,DeepSeek 这款人工智能着实火了一把。大家都很好奇,它在医疗领域究竟能发挥怎样的作用?不少医学专家已在相关平台分享了他们试用 DeepSeek 的应用场景和实际情况。 就拿我今天做的手术来说,一共进行了七台,其中有一台手术的患者是一位 60 多岁的 “镜面人”。 这位阿叔近期一直咳嗽,体检时发现左上肺有肿块。我们为他做了 CT 检查,结果令人惊讶,他的心脏、大血管等重要器官的位置与正常人完全相反。 正常人的心脏位于胸腔左侧,主动脉从左边下行,肝脏在右侧,而他的心脏却在右侧,主动脉弓及主动脉走向也与常人相反。 面对这样特殊的情况,这场肺癌肺叶切除手术的难度可想而知。为了确保手术顺利进行,专门为患者做了三维重建,仔细查看其解剖结构中血管和气管的位置。 在三维重建技术的引导下,手术进展得十分顺利,仅用了半个多小时,就成功切除了相当于普通人右上肺结构的 “左上肺”。 手术完成后,我突然想到 DeepSeek 强大的学习能力,便想问问它关于这类手术的相关信息。我向它提问:“镜面人得肺癌,做肺癌切除之前有多少报道?” DeepSeek 思考了 30 多秒后,给出了回答。它指出,“镜面人” 在医学上的标准说法是 “全内脏反位”,这让我眼前一亮,毕竟我只是用了通俗的口头禅表述。 接着,它运用医学专用的 pubmed、Google Slogger 等工具,进行了多语种的文献检索,涵盖中文和英文,采用各种精准检索词,同时还参考病例报告,全面分析手术难度、挑战以及预后等关键问题。 不仅明确指出因器官反位会增加手术难度,还细致地考虑到可能存在的遗漏点。通过人工智能的数据整合和深度思考,它总结出这类手术与普通手术的差异、手术面临的挑战以及影像学准确性等要点。 经过一番检索和分析,DeepSeek 告知我,在全网已知资源中,仅检索到两篇关于镜面人肺癌手术的报道,一篇是右肺下叶切除,另一篇是左肺上叶切除,其中一台采用了开放切除手术方式。 它还总结出手术对策,强调必要时需使用 3D 重建技术辅助手术规划,这与我此次手术的做法不谋而合。另外,它对手术入路、淋巴结清扫、预后及疗效等方面也做了全面总结。 随后,我又追问目前有多少案例和报道,它迅速检索后答复,由于镜面人本身极为罕见,全世界报道的案例不超过 50 例。 通过这次与 DeepSeek 的互动,我深刻认识到它在医学领域的价值。它并非直接为患者看病治疗,但却能极大地帮助医生,快速完成大量繁琐的信息收集和分析工作,让我们能及时了解全球在相关医疗领域的进展。 不得不说,这是一款了不起的工具,身为中国人,我为我们能研发出这样优秀的人工智能而深感自豪。[玫瑰][谢谢]
今年春节,DeepSeek这款人工智能着实火了一把。大家都很好奇,它在医疗领域
乔贵
2025-02-10 12:03:38
0
阅读: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