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6 年,张绍林筹拍《水浒传》,选中了正在读大二的蒋勤勤出演林冲娘子,谁知刚拍了两集,张绍林就觉得蒋勤勤缺少了点林冲娘子的韵味,于是打算换人,但是他的这一做法,彻底得罪了北影。
1996年的时候,张绍林导演开始准备拍《水浒传》这部电视剧。他为了找好演员,到处选人。那时候,蒋勤勤还在北京电影学院上大二呢,因为她长得清纯,演戏也有天赋,就被选上演林冲的娘子啦。
可是,拍了没几集,张绍林导演就觉得蒋勤勤演得和他想的林冲娘子不太一样,少了点古典的感觉。因为他对作品要求很高,所以就决定换人。这事儿一出,北京电影学院那边可就不高兴了,觉得这是对学校和学生的不尊重。你想啊,蒋勤勤还是个学生,能得到这样的机会多不容易啊,突然被换掉,肯定心里不好受。在实际拍电影或电视剧时,改动角色经常会闹出不少风波。就好比说,一部片子拍着拍着突然换了主角,粉丝们肯定不乐意,媒体也跟着凑热闹。张绍林导演那会儿就被北影逼得挺紧,但他心里有杆秤,觉得导演就得对作品负责。他觉得林冲娘子这个角色太重要了,不能因为关系户就凑合。
这种对艺术的死磕,往往得下大决心,还得付出代价。就像有的音乐家,为了曲子好听,录好了都得重来。蒋勤勤当时也挺郁闷的,本来对角色挺上心,结果却是这样。但她也明白导演要求高,就调整心态,把这事儿当成学习的机会。
这事儿越闹越大,媒体都在报道,大家也都议论纷纷。有人挺张绍林,说导演有权为了作品好做选择;也有人骂他太狠,不给新人机会。舆论一闹起来,谁都得稳住。就像企业遇到坏事儿,得公关一把,保住自己的面子。最后,张绍林顶着巨大的压力,还是坚持自己的看法,决定再找一个更适合演林冲娘子的人。他还真的找到了满意的人选,给电视剧的成功打下了基础。蒋勤勤呢,她也没因为这事儿就放弃当演员的梦想。之后,她一直努力提升自己的演技,慢慢地得到了观众和圈里人的认可。这事儿让我们看到,在影视圈里,艺术追求和赚钱有时候是会冲突的,但也能找到平衡。它还让我们想了想,搞艺术的时候,是该坚持原则还是向压力低头。演员在遇到挫折时不放弃,还能变得更强大,这种精神真的很让人佩服,也值得我们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