丽江机场道歉
兔兔深夜刷到 丽江机场"撕登机牌"事件。
看了一下事情的始末。
孙先生头等舱权益被粗暴剥夺,机场次日道歉并承诺整改,但公众并不买账。舆论场上,多数人质疑这份"迟到24小时"的声明只是危机公关的套路——"严肃处理"未见具体措施,"加强培训"沦为万能模板,连"改善设施标识"都像是转移焦点的烟雾弹。
更值得警惕的是,网友集体翻出该机场过往服务劣迹,直指某些工作人员把职业倦怠写在脸上,服务意识长期掉线。
这件事表面看是偶发事件,实则是管理沉疴的爆发。当值人员敢对头等舱旅客动粗,暴露的不仅是个人素质问题,更是整个服务体系的溃败。
公众的愤怒点是很明确的,就是在消费分级明显的民航业,连付费买服务的头等舱客人都能被随意践踏权益,普通旅客的处境可想而知。这种担忧折射出更深层的信任危机——当基础服务承诺都成空谈,任何道歉声明都会显得苍白。
危机公关的教科书早该重写,如今群众要的是刮骨疗毒的决心。比起程式化的致歉,大家更想看到:涉事岗位的权责清单是否公示?服务质量如何纳入绩效考核?旅客评价体系能否嵌入监督环节?如果每次舆情都靠"培训万能论"应付,服务行业永远走不出"犯错-道歉-再犯错"的怪圈。
兔兔觉得,说到底,航空服务拼到最后还是人的温度,这份温度既需要制度兜底,更依赖职业信仰的觉醒。期待丽江机场能用刮骨疗伤的行动,真正焐热旅客们寒了的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