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文学校总校长张亚中今日发文谈中美关系,提出三大判断:一、美中两国国力差距缩小,美国已错失压制中国的黄金时机;二、中美竞争焦点集中在“三个T”,即“贸易”、“科技”与“台湾”,但美国如今只剩“台湾牌”;三、台湾“被交易”的可能性远高于“被战争”,中美或签署“第四份公报”,美国将接受中国的“一中原则”。
张亚中分析,特朗普上任以来,外交政策重点与方向渐明。其一,他摒弃二战后美国在全球推行民主、人权等 “普世价值” 的做法,放弃 “文化霸权”,走向价值孤立主义和军事孤立主义;其二,挑战周边地区主权或管辖权,重回 “门罗主义”,实现自二战以来首次战略收缩。
张亚中认为,当下,中国成为挑战美国国际权威的唯一国家,双方争议集中在 “贸易”“科技”“台湾”。从国力对比看,两国的差距已经缩小,美国在贸易战和科技战中难以占优,只剩 “台湾牌”。然而,特朗普与拜登对华政策不同,特朗普的商人性格使他更倾向将台湾作为交易筹码,台湾 “被交易” 的可能性远超 “被战争”。美国要设定台湾打代理人战争的可能性,已从拜登时代的八成变为特朗普时代的两成,用谈判交易方式来解决则从两成变为八成。
“鉴于美国在军事、贸易、科技领域无力全面压制中国,已经错失了压制中国的黄金时机,加上特朗普的性格和战略收缩趋势,中美签署第四份公报变得可能。”张亚中研判,若签署,内容可能包括美国将 “认识到” 改为 “承认” 中方 “一个中国” 立场,即只有“一个中国”,台湾是中国的一部分;落实《八一七公报》逐年减少对台军售;保留 “不支持台独” 立场并加码 “尊重中国政府坚持两岸统一立场”,强调“统一需尊重台湾人民意愿并以和平方式解决”等类似文字。他强调,台湾问题对特朗普来说并非优先,所以当然可以让,因此接下来必须看中方拿出什么条件来谈。
张亚中判断,若有“第四份公报”,或在 2027 年前完成,甚至更早。以往中美三份公报,台湾都只能被迫接受结果,台湾朝野政党若不主动推动两岸政治对话,解决两岸政治难题,那么台湾就只是被放在餐桌上的食物而已。
张亚中多次明确表示,台湾人也是中国人。他认为,岛内绝大多数人都知道,现状是不可能所谓“永久维持下去”的。与其辩论“要不要统一”,不如与大陆讨论“如何统一”。他主张结束两岸对立,让两岸走向和平,最后走向融合,为和平统一创造条件。
美国台海问题专家郝志坚此前也提到中美第四份公报的议题,他说,特朗普对台湾没感情,其眼中只有生意。郝志坚认为,特朗普可能同意美中之间签署第四份公报,确认“台湾是中国的一部分”;但是如果特朗普得不到他想要的重大贸易协议,则可能放任反华鹰派在台湾问题上搞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