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蓝猫
2月7日,据路透社报道,快时尚巨头Shein计划在可能的伦敦上市中将估值下调至约500亿美元,较2023年募资时的估值低了近四分之一。自2020年以来,这家以低调著称的公司几乎每年都会因上市相关的报道引发广泛的关注和讨论。
01
上市之路再添波折,小额豁免政策悬而未决
Shein的估值金额,和其上市之路一样跌宕起伏。
天眼查的数据显示,2023年5月,Shein的经营主体广州希音国际进出口有限公司获得20亿美元的超大额融资,该公司的投后估值为660亿美元,而这并不是Shein被曝出的最高估值。
据公开报道,Shein自2020年就开始筹备上市,但因各种因素被搁置,此后的每一年,Shein都不断传出与上市相关的消息。2024年6月,外媒报道Shein已启动在伦敦上市的程序。此后有媒体预计该公司会在2025年第一季度完成IPO。
2025年1月,路透社报道Shein计划于今年上半年在伦敦上市。然而,消息传出来不到一个月,路透社再次报道Shein计划在可能的伦敦上市中将估值下调至约500亿美元,这比公司2023年募资时的估值低了近四分之一,较Shein估值最高时的900亿美元几乎腰斩。
上周,美国总统特朗普在对华新关税措施中叫停了小额豁免(DeMinimis)政策。根据美国税法,小额豁免让企业得以使零售价值低于800美元的国际货物避开进口税和海关检查。2016年,美国国会将豁免门槛从200美元提到了800美元,而这项条款可追溯至1930年,最初旨在便于美国旅行者从海外带纪念品回国。随着来自Shein、Temu等由中国公司创办、主打低价的网站的商品大量涌入,该条款的使用量激增。
华尔街日报的报道中援引据美国海关边境保护局(U.S.CustomsandBorderProtection)的数据指出,在2024财年,约有13.6亿件包裹基于小额豁免条款进入美国,相比四年前的6.37亿件已不止翻倍;据BairdEquityResearch估计,可在网上检索到的小额豁免相关产品中,中国输出的产品占75%。
尽管任何依赖中国境内生产活动的公司都有可能受益于小额豁免,但Shein和Temu是其中最主要的两家公司。美国国会一个关于中国研究的委员会在2023年的一份报告中指出,每天基于小额豁免条款运往美国的包裹中,有30%以上来自于这两个平台。
根据华尔街日报的报道,取消小额豁免条款可能会让Shein遭受比Temu更大的损失。据知情人士透露,目前,Temu超过三分之一的美国订单由在美国拥有库存的本地卖家完成,不需要通过小额豁免条款,Shein对小额豁免条款的依赖更为严重。
不过,就在2月7日,特朗普政府宣布暂停对小额豁免条款的取消,称来自中国的、低于800美元的商品仍可适用该免税政策,直到美国商务部建立“完善且高效的系统”,能够全面处理并征收相关关税。但这并不代表Shein的危机解除,政策风险始终是悬在Shein头顶的达摩克里斯之剑。
02
难以摆脱的中国制造烙印
近日,大量“TikTok难民”涌入小红书,中美网友一对账,才发现Shein在中国网友中知名度不高。这家如今的快时尚巨头,2008年在南京成立,直到2020年才开始在国内媒体“被看见”,而自始至终Shein都不在中国销售。
根据公开报道,Shein最初的成功来自于“小单快反”的柔性供应链模式,从产品下单到送达门店,只需要7天,甚至只是快时尚巨头ZARA的一半,甚至被业内称为“即时时尚”。此外,其高效智能的数字化系统和网红带货的营销打法也可圈可点。
2023年9月,由青岛市人民政府与中国人民大学中国民营企业研究中心主办,青岛市民营经济发展局、青岛市崂山区人民政府与北京隐形独角兽信息科技院承办的“2023全球独角兽企业500强大会”中所发布的《2023全球独角兽企业500强发展报告》,Shein以4620亿元的估值排名第四,仅次于字节跳动、蚂蚁集团和SpaceX。
起家于南京,制造在广州,Shein却一直在努力消除自己的“中国制造”底色,想要成为一家更彻底的“全球化企业”。此前,Shein曾在全球范围内进行了收购,总部也早已迁至新加坡。管理团队方面,Shein引入了前贝尔斯登董事长唐纳德担任执行主席、TikTok美区物流高管AndyHuang负责供应链,试图进一步淡化其中国背景。
但作为快时尚行业最关键的供应链环节,Shein始终无法抹去其中国印记。尽管Shein一直在试图将供应链多元化到中国以外,使用第三方物流供应商和美国各地的仓库,以及巴西、土耳其和印度的制造业务合作伙伴,但Shein的主要供应链仍然在中国国内。拥有数百年的纺织和制衣传统的广州,劳动密集型企业扎堆,形成了一个理想的供应链生态系统,而番禺更是地处粤港澳大湾区地理中心,这一带的制衣厂始终保留着传统小规模制衣生产模式,这种能够快速相应市场需求的“小作坊式”工厂,一开始就为Shein的“小单快反”模式提供了沃土——便宜、快、品类多,国内的供应链是让Shein脱颖而出的关键。
基于以上复杂的变迁历史,“Shein到底是哪国公司”这个问题的答案一直非常模糊。
据湖南日报报道,2024年5月,在洛杉矶米尔肯研究所(MilkenInstitute)全球大会上,Shein执行主席唐纳德(DonaldTang)在被主持人问及“Shein来自哪里”时,唐纳德“情商很高”地表示,从出生地和供应链角度,Shein是一家中国公司;从总部和核心人员所在地的角度,Shein是一家新加坡公司,CEO办公室、财务等核心部门均设在新加坡。但Shein的价值观、使命和愿景与美国一致,所以也为Shein是一家美国公司感到骄傲。
03
平台化不易,仍有诸多挑战
根据晚点LatePost的报道,自2020年起,Shein就在积极推进平台化战略。最先落地的是OBM模式,即商家有自主设计、拍照、生产能力,交货后的所有环节,包括流量获取、运营、履约则都由Shein负责。当时Shein仍然用自营的标准来要求OBM商家,不公开招商,只定向邀请商家。这一阶段Shein做的并非真正意义的平台,商家们并不自己掌握运营权,这降低了商家经营的难度,但也导致商家不够了解所开发产品的市场竞争状况和空间、不同销售阶段的产品表现、销售周期以及产品的退款率等各种细节等,选品更多来自平台的指导。
2023年5月和2024年5月,Shein先后针对平台化进行了两次调整。先是宣布开放第三方商家入驻,开通区别于自营的“平台”模式,次月开启全品类招商,将在售商品从时尚拓展至美妆、家居、宠物等品类。一年后,Shein跟随Temu、速卖通上线半托管模式。
自营起家的Shein平台化之路并不好走。据晚点分析,平台和自营对应的是两种完全不同的能力:平台是流量分配生意,要求以足够低的成本获取尽可能多的精准用户和商家,然后制定一套赏罚分明的规则;自营则是零售生意,要求深入供应链,绑定大品牌或工厂,从生产环节开始干预成本,提升效率——至今没有一家平台能同时做大两种模式。
此前有多家媒体援引TheInformation的报道称,2024年上半年Shein收入为180亿美元,增速从上一年的40%降到了23%,同期利润大幅下降70%以上,不到4亿美元,净利润率从上年同期的8%跌至2%。
结语
尽管此次估值调整显示了Shein继续上市的决心,但即使上市成功,Shein仍旧需要应对诸多挑战。未来,Shein能否复制自己的成功,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脱颖而出?
援引公开信息:
1、华尔街日报:Shein拟在伦敦IPO中将估值调降至约500亿美元–路透(https://cn.wsj.com/articles/shein%E6%8B%9F%E5%9C%A8%E4%BC%A6%E6%95%A6ipo%E4%B8%AD%E5%B0%86%E4%BC%B0%E5%80%BC%E8%B0%83%E9%99%8D%E8%87%B3%E7%BA%A6500%E4%BA%BF%E7%BE%8E%E5%85%83-%E8%B7%AF%E9%80%8F-61caee20)
2、华尔街日报:特朗普针对中国叫停“小额豁免”影响几何?(https://cn.wsj.com/articles/why-trump-is-closing-a-trade-exemption-for-china-60af0022)
3、华尔街日报:特朗普推迟针对中国叫停“小额豁免”(https://cn.wsj.com/articles/%E7%89%B9%E6%9C%97%E6%99%AE%E6%8E%A8%E8%BF%9F%E9%92%88%E5%AF%B9%E4%B8%AD%E5%9B%BD%E5%8F%AB%E5%81%9C-%E5%B0%8F%E9%A2%9D%E8%B1%81%E5%85%8D-0d09fd1b)
4、晚点LatePost:《Shein怎么做第二条增长曲线?》
5、新识研究所:《神隐又遍布全球的SHEIN,到底是哪儿的?》
6、中华网:2023全球独角兽企业500强发布(https://hea.china.com/hea/20230901/20230901140182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