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五接孩子放学,二宝突然在电动车后座抽泣:“同学们都有闺蜜,就我是透明人!”我握着车把的手瞬间沁出冷汗——这题超纲了啊!毕竟上次处理人际关系问题,还是帮同事调解打印机使用权。 三年前的我绝对是个“灭火队长”。有次大宝因为没选上领操员哭鼻子,我张口就是:“这有啥好哭的?下回努力呗!”结果她哭得更凶了。后来读《非暴力沟通》才明白,那时候的我就像往伤口上撒云南白药,却忘了先清理创面。 现在我的手机里存着“情绪急救三部曲”:首先掏出祖传的“糗事交换”,跟她们说我当年因为顺拐被踢出运动会方阵;接着启动“侦探游戏”,带她们分析小伙伴的微表情;最后总要来段“疯狂情景剧”,上周我们模拟了十种交朋友的开场白,笑瘫在沙发上时,二宝突然说:“爸爸,你演被拒绝的样子好像悲伤蛙啊!” 但父亲的笨拙有时候也是优势。有次大宝被男生嘲笑戴牙套,我连夜带她看钢铁侠电影,指着托尼·斯塔克说:“所有超级英雄都要先经历改造期。”第二天她居然主动跟同学说:“我的牙套是限量版战甲!”心理学的“认知重评”理论,原来可以这么中二地运用。 最让我触动的是上个月的“勇气存钱罐”。每次尝试主动社交就往里投颗星星,攒够五颗就能兑换“爸爸冒险日”。现在罐子里的星星比她们掉的乳牙还多,而我在鬼屋被吓得吱哇乱叫的视频,也成了她们朋友圈的硬通货。 当然也有翻车时刻。上周教她们“不喜欢的事要勇敢说不”,结果第二天收到老师消息:“您女儿拒绝写作业的理由是‘爸爸说要听从内心’。”那晚我们开了家庭会议,终于搞明白“自我表达”和“逃避责任”的区别。看来说实话,当爹的也得持续打补丁升级系统啊。 前两天看到个扎心评论:“中国式父亲总想当人生导师,却不肯先做情感树洞。”突然很庆幸,当我的小公主们在人际丛林里迷路时,至少有个不太靠谱的向导,愿意举着夸张的表情包路牌陪她们找方向。 各位硬核老父亲,你们遇到过孩子社交的暴击时刻吗?
当女儿哭诉“没人喜欢我”,这个直男爸爸的急救指南
父能量研究所
2025-02-09 20:37:11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