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从学会"摆烂式带娃",我和女儿的关系突飞猛进

父能量研究所 2025-02-09 20:31:03

"爸爸,这个乐高说明书第18步看不懂!"三个月前的我肯定会立刻冲过去当救世主,现在的我却瘫在沙发啃苹果:"你可是拆过我手机还能装回去的高手,要不要试试盲拼?"    这种转变始于心理课上的当头棒喝:过度包办的父母,正在培养"习得性无助"的孩子。看着女儿们逐渐习惯性伸手要答案,我突然意识到自己成了她们思考能力的天花板。    上周的科学实践课作业,我坚持只当"工具人"。大女儿指挥:"爸爸帮我扶着木板就行!"小女儿尖叫:"电烙铁应该45度倾斜!"虽然最后做的太阳能小车比乌龟还慢,但她们围着作品又笑又跳的样子,让我想起蒙特梭利那句话:永远别替孩子做他们自己能承受的事。    现在我们家有条新规:遇到问题先启动"爸爸是木头人"模式。昨天大女儿解奥数题卡壳,我忍着提示的冲动说:"这道题确实像迷宫,要不要画个地图?"她边画边嘀咕,突然大喊:"这里有个隐藏出口!"那种突破的喜悦,比直接告诉她答案珍贵十倍。    最近发现个神奇现象:当我从"全能爸爸"变成"有限爸爸",孩子们反而开始主动给我打五星:"现在爸爸会和我们一起笨手笨脚地成长了!"其他爸爸有没有类似体验?来聊聊你们的"战略撤退"时刻吧!  

0 阅读:4
父能量研究所

父能量研究所

双胞胎女儿的爸爸。 小学教育专业、保育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