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1年,黄旭华父亲病逝,他不回家奔丧,母亲大骂他不孝,此后几十年他都不回家。27年后,母亲无意看到一份报纸,看完后嗷嗷大哭,说:“这几十年我错怪旭华了!大家要谅解他” 黄旭华之所以不回来奔丧,并且几十年不回家,是因为他从事着一份十分特殊的工作。 1924年,黄旭华出生于广东省海丰县一个家境很好的家庭里,父母都是医生。因为家境好,黄旭华获得了比同龄人更好的生活条件。7岁时,他便开始进入小学学习文化了。 此后,他一直在求学的道路上,哪怕是因为战乱,辗转多地,他也没有停下学习的脚步。这些也都为他以后的成功,铺平了道路。 1949年,在新中国成立的同时,黄旭华从国立交通大学工学院造船工程系毕业。之后,他被分配到上海的造船厂,从事船舶方面的工作。 刚工作的那几年,虽然上海距离广东很远,交通也不方便,但黄旭华依旧时不时回家,尤其是家里有事的时候,他更不会缺席。 而每次黄旭华一回家,父母都会招呼邻居过来吃饭,并对邻居们说:“我们旭华不仅有出息了,还是个孝顺的孩子,上海离广东那么远,还时不时跑回来看望我们二老!” 此时,黄旭华对父母没有任何的隐瞒,告诉父母自己的工作单位和工作内容。看到父母以自己为豪,黄旭华也十分的高兴。 1953年11月,黄旭华跟随考察团去德国考察,了解德国的造船情况并洽谈合作。黄旭华在德国一待就是半年,回国后,他的工作发生了悄然的改变,他开始变得忙碌起来了。虽然变忙了,但黄旭华每年依旧不忘回家看望父母,尤其是过年的时候。 1958年离开家前,母亲摸着黄旭华的头,说:“旭华,你从小离开家,当时战争动乱,你回不来,我们都可以理解,如今和平了,社会安定,交通也恢复了,我和你爸年纪都大了,希望你经常回家看看!” 黄旭华听后,满口答应,只是让他想不到的是,他再次回家,则是30年之后。 这一年7月,黄旭华突然接到领导的命令,要他前往北京工作。面对突然的工作调动,黄旭华急忙问领导:“到了北京,我做什么工作!”。对于上级对黄旭华的安排,领导也不清楚,只回答:“你的工作涉及到保密,具体我也不清楚!” 于是,黄旭华带着一知半解,来到了北京。到了新单位报到后,负责人立马告诉黄旭华:“国家正式成立核潜艇设计组,邀请你加入,这项工作要求严格的保密,不能对外人泄露,你以后只能待在单位里,你是否愿意!” 一听到国家要自己担任核潜艇设计师,黄旭华非常兴奋,立马答应了。就这样,黄旭华成为了我国第一代核潜艇设计师。 此后,因为工作保密的原因,黄旭华再也没有回广东了。而他也给远在广东的父母写信,说自己调到北京工作了,至于做什么,他没有说。 1961年,就在黄旭华带着团队,没日没夜的研究核潜艇的时候,他突然接到了一个电报:“父亲离世,速归!” 当时,核潜艇研究正处于关键时期,倘若此时黄旭华请假,领导一定会批,但这意味着核潜艇研究要停滞几天了。为了工作不停滞,黄旭华放弃了请假,忍着悲痛,继续工作。 在家苦等的母亲,眼见黄旭华不回来,非常的难过。后来,黄旭华更是十几年不回来。后来,因为长期不回家,兄弟姐妹以及邻居都骂黄旭华是不孝子。因为家人骂多了,连母亲也开始认为黄旭华是不孝子,时不时嘴里抱怨:“就当我没生过这个孩子吧!” 而母亲对于黄旭华的改观,则是27年之后。 1988年,经过黄旭华30年的努力,中国的核潜艇已经取得了巨大的成绩,核潜艇水下火箭发射实验已经取得成功。而此时,黄旭华的身份也得以公开。于是,上海的一个报社便报道了黄旭华研究核潜艇的事迹,并写了一篇文章《赫赫有名的人生》。 而此时,黄旭华也意识到,是该跟家人讲诉自己的情况了。于是,他将这份报纸寄回老家。母亲在看了报纸后,才明白黄旭华这几十年的工作内容,也理解了他为何不回家。看完报纸后,母亲老泪纵横,对家人说:“这十几年我错怪旭华了!大家要谅解他!” 2025年2月6日,黄旭华因病在武汉去世,享年99岁。他的一生,都奉献给了我国的核潜艇事业。 黄旭华为了国家,为了我们的核潜艇,隐姓埋名30年,30年没见老母亲,被兄弟姐妹骂忘恩负义,父亲去世的时候都没能见上一面,他真的太伟大了。
1961年,黄旭华父亲病逝,他不回家奔丧,母亲大骂他不孝,此后几十年他都不回家。
小贩还不快跑
2025-02-09 17:05:24
0
阅读:71
友友
为国尽忠!既是尽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