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DeepSeek颠覆美国产业,科研院所却遭灵魂拷问?DeepSeek横空出世引

觅露看世界 2025-02-09 07:34:32

当DeepSeek颠覆美国产业,科研院所却遭灵魂拷问?DeepSeek横空出世引起管理部门审视和深思!

一些院校科研人员把落后于美国当成理所当然,没有骨气与志气颠覆美国领先技术。DeepSeek事件上更体现这一点,他们人不多,150人、也没有啥留学的,没有什么资深专家、或什么国外先进人才;他们那点成本投入,很多院所也有。但是就可以颠覆美国产业,被专家说是“鸦片战争以来中国对世界最大的科技贡献”。

人工智能科技,探索和发现人类如何思考是科学,模拟人类思考是工程,但是我们著名机构这方面是有负于国人期望的。尤其一些院校科研机构的院士教授那种AI落后美国几年也心安理得,自甘二流的心态。甚至有的群体还要批判敢于挑战美国科技的年轻人是打鸡血,是沸腾,不自量力云云,这是什么鬼东西啊。

上次有新闻报道研发龙芯的胡伟武也怒了。为什么胡伟武怒了?最近他一次发言批判中国院校对卡脖子技术贡献少。虽然他不是针对DeepSeek,而是针对美国卡脖子,其实所指大同小异。

他说中国院校喜欢跟随美国做研究,但是中国学者脱离本国产业解决不了卡脖子问题,面对那么多的卡脖子问题,我没看到哪个大学老师站出来说我来破…

因为胡伟武本来就是中科院计算所出来搞龙芯的,他批评院校这个口气相当于批评自己老同行,已经很重了。

首先,为什么现在大家对院校不满意,可能社会期望值和他们的衡量标准出现巨大差异。以前钱学森、邓稼先、于敏他们这些老一辈科学家大家都非常敬仰,说明他们的研发和社会期望值是一致的。

而现在院校的研发评价标准单一。部分科研院所仅用期刊级别、SCI论文数量、项目级别等评价科研成果,这种过于注重量化考核的方式可能会忽视科研成果的质量和社会评价,长此以往会降低学术成果的整体科研价值和社会贡献。

所以在面对卡脖子问题时候,大家就会反过来问,我们科研投入那么多,为什么没有朝向国家最需要的地方去?

诚然基础科研需要,但是搞很多阳春白雪的论文,对一个发展中国家肯定是无法让大家满意的。最终解决卡脖子的,还是企业,院所靠不住或者挑不起重担是很多人的感知。

这个估计需要回答我们科研院所要面向什么,他们目标是不是应该虚实结合,理工结合?否则胡伟武问题不是他一个人问,是很多网友也在批评的问题。

第二是,科研机构在资源分配、项目审批、成果评价等方面可能存在不透明和不公平现象,容易引发科研人员的不满,进而影响其工作积极性和科研产出。但是根源还是不自信,习惯性吹嘘美国。

DeepSeek创始人梁文锋也说,我们创新缺的肯定不是资本,而是缺乏信心以及不知道怎么组织高密度的人才实现有效的创新。

因为导向问题,很多科研人员习惯性的夸大中国的落后和吹嘘美国的先进;以此来获得更多投资,而不是独创性方向。其实美国的技术能力,除了半导体领域积累,现在看也就是那么一回事。新世纪以来,美国人基本上碌碌无为,没有啥颠覆性创新性东西。反而新世纪很多新发明和新产业被中国拿下,电动车、锂离子电池、光伏产业、风机、三代四代核电、4G和5G、无人机、6代战机等。那美国强大的研发在哪里?

第三是,成果的转化太差。很多科研院所这个突破那个突破,各种新闻满天飞,但是真商用却不行了。屡次三番这样,就会伤害产业和大众对科研成果的信任度,认为他们是吹牛而已。所以如何把结果有效的和产业结合是科研院所的一个关键方向。

实际上,核高基工程,国家对科研院所投入巨大,但是最终结果都是论文和样品交差,承担不起重任。最终国家转为让企业为主,反而成果越来越多。

这一点上胡伟武等人疑问只是代表大家的心声而已,可能关键还是科研院所的投入方向和结果评价要改一下。

0 阅读:1324

评论列表

istand

istand

22
2025-02-10 00:06

比如高被引指标,本来只是文章影响力的非因果性的测算方式,但变成了KPI之后,让很多搞学术的有了钻空子的机会。跟风追热点的文章最容易被引用,因为全球研究人员的基数大啊。而真正开创性的工作很可能要坐好几年甚至十几年的冷板凳,也没几个人会来引用你的文章。

用户10xxx78

用户10xxx78

18
2025-02-09 22:44

把孙院士和刘教授放到二三流队伍去吧!占茅坑不拉屎还让人家在外面憋!

我是王爷

我是王爷

1
2025-02-10 10:24

几份东抄西抄的破论文就可以骗取国家科研投入资金,多爽,管TMD的外界质疑,这就是那些砖家叫兽学者这个士那个士活的十分滋润的原因。

觅露看世界

觅露看世界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