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5年,邓颖超腰部扭伤,用了很多办法都治不好,周总理只好请一位女中医来正骨,没想到她轻轻一按,邓颖超当即就能下床走路了! 这位有名的老太太本名罗颖,她的医术出神造化,曾经是有名的“双桥老太太”,曾经还为徐悲鸿和齐白石诊治过。 徐悲鸿为感谢,送她价值万金的《奔马图》,齐白石送给她代表作《虾》,但她却全部婉拒,只因罗家的家训治病救人不得贪图财物,然而这样国宝级的珍贵老中医,却有着悲惨的人生。 光绪三十年,出生于罗氏正骨世家的她,本来起名为罗颖,然而因为家中没有男丁,重男轻女的爷爷强硬的表示,不许给她起名,叫大妮就够了,并且她还遭受了缠足的封建恶习。 一双小脚痛的她常常下不来地,但尽管家中正骨传男不传女,她还是在奶奶的偏爱一下,从三岁开始练摸骨,五岁就开始正式学习,10岁时,她已经有了小医生的模样,跟在奶奶身边替人看病。 在她15岁那年,就已经能够独自坐班行医给人看病,奶奶病故后,她打破了传统观念,独自挑起了罗氏的大梁,而当时的她还寂寂无闻,许多人对她是女孩的身份产生怀疑。 而直到她16岁时治愈了一名病人,在病人盆骨重度骨折的情况下,罗颖上门摸索之后,竟然将人给治好了,医生都做不好的事,中医轻轻松松就能解决,从此她的名声也彻底的打响。 很快到了出嫁的年纪,她20岁时嫁给了丈夫王志忠,然而不料天有不测风云,丈夫家突然落败,新婚后,家中只有卧病在床的奶奶,和中年丧妻的公公,下面还有三个弟弟妹妹。 整个家的烂摊子,全丢给了她打理,而丈夫为了外出寻找生计,婚后没多久便依然离开,整个家庭的重担,落在罗颖一人身上。 她白天顶着小脚给人挖野菜,爬树摘树叶,到了晚上还要给人洗衣服换一些面食回家,她全都做成馒头给家人吃,自己只吃糠咽菜,这样的生活,让她苦不堪言。 尽管期间她也不断地在行医看病,但却不以赚钱为目的,是她含辛茹苦撑起了这个家,但公公和奶奶却不理解她,把钱拿去抽大烟,赚再多的钱也堵不上这样的亏空,更别提家人本身过得十分艰难。 这让罗颖一度有了轻生的心思,面对这样的人生,她想上吊自杀,但却以失败告终,跳河也有人把她救回来,罗颖想着,或许自己命不该绝,于是便咬着牙撑了过来,这一坚持就是20多年。 直到人生过半,消失已久的丈夫这才出现,原来当年丈夫外出之后,参加了红军,如今已经是一位排长,这才能腾出空来寻找自己的老婆,将罗颖接回去之后,丈夫对她恳求道,既然你的医术了得,那就请给战士们疗伤。 面对这一请求,她当即表示没问题,此后她不断地开始给战士们疗伤,成为了骨伤科的医生,而解放后,她陪着丈夫留在了北京,罗颖便在北京双桥举办了一个小小的诊所。 很快,她生意的名声便传出来,双桥老太太的名声风靡了北京城,而当时的邓颖超同志,恰逢腰部扭伤躺在床上不能动,罗颖被请来之后,没想到她一边和邓颖超聊天,一边在腰部上来回摸索两下。 正当众人以为她要开始正骨时,没想到她却拍拍手表示,治好了,可以站起来了,邓颖超同志惊奇地起身下床之后,却发现缠绕自己很久的腰伤,竟然真的被眨眼间治好。 而罗颖的精湛正骨的技术也受到了肯定的赞扬,当邓颖超问她的名字时,她却表示自己从小的罗颖名字不让用,此后没有自己的名字,只跟着叫王门罗氏。 邓颖超同志思虑片刻后,认为新时代就要有新名字,更何况这还是医术精湛的老中医,于是想到她如此有名,干脆给她取名叫罗有名。 然而有名气这个词对她来说有些夸张,于是她便将这个名改成了明,从此罗有明的名声渐渐的开始扩大,而她的正骨技术,在鼓励和号召下也打破了家族传承的规矩,开始举办各种培训班进修班。 就连国外许多著名医生,也慕名前来学医,罗有明将自己的医术毫不吝啬的向外传播出去,帮助了无数病患,直到105岁时,这位老太太才在睡梦中悄然离世,结束了这大造化的一生。
1955年,邓颖超腰部扭伤,用了很多办法都治不好,周总理只好请一位女中医来正骨,
锦书难托思君愁
2025-02-08 21:40:14
0
阅读: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