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别早熟的中华文明为什么在封建社会停留两千多年?   说直白点,历史误导了很多人

紫蓝谈社会趣事 2025-02-08 14:53:39

特别早熟的中华文明为什么在封建社会停留两千多年?   说直白点,历史误导了很多人。中华上下五千年,能被称作封建时期的,满打满算不过千年。而剩下的,都是专制集权。   众所周知,我们常说中国是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之一。然而,当其他文明还在蛮荒时期挣扎,中华文明却已然独领风骚。这种先进,用"早熟"来形容再贴切不过了。   可是,过早的成熟也埋下了隐患。在西周时期,封建制度就已初具雏形。诸侯们分封而治,王权与贵族间的制衡,成为社会发展的重要推动力。   然而好景不长,战国时代的烽烟四起,各国都在加速向专制集权的道路狂奔。零和博弈的结果,是最彻底的秦朝取得了最终胜利。   从此,皇权开启了"吸星大法"。不断消灭异己,将威胁扼杀在摇篮里。宗室、外戚、藩镇、权臣......   历史上,他们都曾令皇权胆寒。到了大清,这些问题都被"解决"了。皇权空前强大,而老百姓?跪安吧。   然而,千年专制下,中华文明也不是毫无建树。从秦汉到明清,我们攻克了一个又一个难题:   如何治理幅员辽阔、人口众多的国家?如何平衡中央与地方的关系?如何在基层建设有效政权?如何化解族群矛盾?如何处理宗教与政治的关系?   这些问题,时至今日依然困扰着所谓的"文明世界"。   反观西方,罗马陨落后的1700年里,各国连统一都难以做到。   战火纷飞,变革不止。不是为了活命,谁愿意整天琢磨怎么突破现有框框、更新技术武器?可这恰恰成了他们不得不做的"选择题"。   两相对比,专制集权固然维系了中华文明的稳定,却也扼杀了封建时代本该有的活力。当坚船利炮打进来时,几千年积累下的种种弊端,已是积重难返了。   用一个不太恰当的比喻:中国像个早慧的神童,太早懂事,反倒少了孩子该有的玩心;西方则像个淘气包,天天闯祸,却在不断试错中开辟出另一条道路。   可惜历史没有如果,我们能做的,唯有吸取前车之鉴,在传承中华文明的同时,也要虚心借鉴他山之石。   惟其如此,才能在未来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0 阅读:151

评论列表

海风椰影

海风椰影

3
2025-02-08 20:15

宋朝已经一只脚快进资本主义社会了好吧,如果不是北方游牧民族入侵,中国肯定早于西方进入资本社会。

紫蓝谈社会趣事

紫蓝谈社会趣事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