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罗斯外资困境:友好国家补位期望落空   当前,没有任何国家愿意在俄罗斯进行投资

竹竿立看国际 2025-02-08 13:10:27

俄罗斯外资困境:友好国家补位期望落空   当前,没有任何国家愿意在俄罗斯进行投资。克里姆林宫曾期望“友好”国家能够填补西方投资者撤离后留下的空缺,然而,这一期望如今已被证实不过是镜花水月。   俄罗斯中央银行的统计数据清晰地显示,在俄的外国投资正以迅猛的态势持续下滑。截至2024年10月,外国投资规模已降至15年来的最低谷。   据监管机构数据,仅去年前三个季度,外国投资者就从俄罗斯实体经济中再度撤回了440亿美元的直接投资,使得投资总额锐减至2350亿美元。2023年,俄罗斯损失的外国直接投资高达800亿美元,而在战争爆发的第一年,这一损失更是达到了1380亿美元。在入侵乌克兰之前,流入俄罗斯经济的外国直接投资总额将近5000亿美元,短短三年间,投资额就翻了一番,达到2620亿美元。   尽管俄罗斯总统普京宣称对金砖国家的投资者“敞开最大程度的大门”,并积极鼓励他们在俄罗斯投入资本,但俄罗斯央行的统计数据却并未显示有资金流入的迹象。德国国际安全研究所研究员克鲁格指出,这种情况无疑表明俄罗斯经济正逐渐走向孤立。   以俄罗斯最大的贸易伙伴国为例,其当局已明令禁止本国公司在俄罗斯的石油和天然气领域进行投资,坚决拒绝参与“西伯利亚力量 - 2”项目,同时还指示本国汽车制造商不在俄罗斯建厂。   在战争爆发前,俄罗斯四分之三的外国直接投资源自所谓“不友好”国家,而在制裁与反制裁措施实施后,这些国家纷纷停止了对俄投资。采矿和制造业在俄罗斯国内生产总值中占比高达50%,吸纳就业人数占比达40%,“敌对国家”在这两个领域投入的资金,相当于俄罗斯所有固定资产的20%。   分析师们估算,这些对俄罗斯不友好国家在贸易(占固定资产的80%)、金融(近70%)以及科技行业(40%)中的份额更为可观。   实际情况是,中国在俄罗斯的直接投资仅为33亿美元,占总投资的0.66%;印度的直接投资仅6.13亿美元,占比0.012%;至于巴西和南非,其直接投资额微乎其微,甚至未能进入央行的统计数据范围。   不仅如此,那些依然留在俄罗斯的西方投资者,其资产还面临着被没收的风险。俄罗斯政府正筹备向国家杜马提交一项法案,旨在建立一套没收私人财产的机制,以此应对西方央行冻结俄罗斯储备的行为。依据该文件,没收范围将扩大至所有对俄罗斯实施制裁的国家。

0 阅读:300

猜你喜欢

竹竿立看国际

竹竿立看国际

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