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哪吒2票房破纪录了,但就在前不久的圣诞档,电影市场格外的冷清,号称是断崖式下跌,仅仅7000多万, 创下了票房10年最惨记录,当时大家都在说,经济不好,消费降级了,电影市场也消费不动了。但没想到打脸打的如此之快,春节档电影市场瞬间就火了起来。那说好的消费降级呢?
首先,该降级还是要降的,电影市场其实就靠哪吒2撑着,如果把哪吒2拿掉,估计春节档也是扑街的,从其他几部电影的票房表现,唐探还算中规中矩,没啥惊喜,而封神和射雕都的口碑都不太行。蛟龙行动也完全没有当时红海行动的号召力。所以只能说哪吒2是个特例。而且在其他的食饮消费上,春节期间也呈现出了比较明显的消费降级特征。所以这个大趋势,还是没有改变的。
其次,这也说明,大家还是愿意为好作品付费的,之前我们经常调侃一句话,说强者从来不抱怨环境,因为环境就是被强者搞坏的,那么这个哪吒2显然就是这个强者,人家没抱怨环境不好,在这么差的票房环境当中,照样破纪录。但是他的表现,也确实拉高了整个电影的审美标准,让其他的片子更难获得票房。所以这么看,他也确实破坏了环境。但问题是,难道不该如此么?哪吒2该如此,各行各业呢?卷出更好的产品,更好的作品,消费者是愿意为此买单的。
第三,内需不足可能是个伪命题,我们总说有效需求不足,什么叫有效需求?说白了就是老百姓需要的那些东西,那你给我的都是我不需要的,当然就是有效需求不足,你给我好的,物美价廉的,我自然也就愿意花钱了。从哪吒2的表现来看,大几十块一张的电影票,也不是问题,问题是你不能给我看垃圾。赚我的钱还浪费我的时间,那我肯定是需求不足的。所以内需不足的问题,其实应该是供需不匹配。说到底就是,烂片太多了,大家已经对电影很失望了。那么其他行业呢?比如楼市,车市,消费电子,家电,这些商家,也应该多从供给端想想办法,是不是你们提供的东西不行?没有达到消费者的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