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9年,毒枭坤沙在仰光被缅甸政府抓捕并判处死刑。与此同时,政府军对其武装势力进行打击,坤沙的命运似乎注定走向灭亡。 坤沙,这位曾经令世界闻风丧胆的毒枭,一直以来有着复杂的公众形象。对于与他有过接触的人来说,坤沙是个斯文、讲义气、和蔼可亲的人,特别是对那些“读书人”更是礼遇有加,被视作值得交往的君子。然而,在国际反毒战线,坤沙却被冠以“死亡王子”的恶名。他所领导的犯罪组织长期从事毒品贩卖、暴力犯罪、行贿等恶行,其罪行可谓骇人听闻。美国曾估算,在美国市场流通的海洛因,约有60%来自坤沙控制的地区。美国政府甚至悬赏200万美元缉拿此人。 坤沙生于1933年,缅甸,祖籍中国云南大理。其父为汉族,母亲为掸族。其成长历程充满波折,二战爆发时,缅甸遭到日本侵略,坤沙的家乡在内斗中分崩离析,导致他不得不流亡多年,这段经历造就了他刚毅果敢的性格。流亡期间,坤沙接受了军事训练,打下了日后成为毒枭的基础。 随着缅甸政变的发生,坤沙趁机组建自己的武装力量,并进军毒品生意,迅速击败毒品大佬罗兴汉,控制了金三角三分之二的毒品业务,成为“鸦片大王”。金三角特殊的地理环境和政治动荡为他提供了肥沃的土壤,加之其军事背景和领导能力,坤沙的毒品帝国迅速扩展。 1969年,坤沙被缅甸军方捕获,并判处死刑。然而,由于担心坤沙部队反扑,缅军迟迟未执行死刑。1973年,他的部下绑架了两名外国医生,迫使缅甸政府释放了坤沙以交换人质。重获自由后的坤沙变得更加谨慎,其势力也迅速扩张,至1989年,他已控制金三角80%的毒品交易,并建立了一个庞大的军队。尽管如此,内部矛盾不断,坤沙的“毒国”逐渐走向衰败。 随着缅甸和泰国政府加大打击力度,坤沙于1996年选择投降,并接受政府提出的特赦条件。1998年,坤沙在仰光去世,享年74岁。 坤沙的一生,充满传奇色彩,也充斥着无尽的悲剧。他凭借军事才能和领导力在金三角建立起了毒品帝国,但这种基于非法行为的王国注定难以长久。坤沙的故事再次证明,任何以犯罪为基础的势力都无法持久,最终将走向覆灭。
刘伯承:是光杆司令;-贺龙:是原始股东;-朱德:带500警察;-贺龙和朱德,谁是
【8评论】【17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