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见义勇为英雄司机---亢社欣-
亢社欣,男,洛龙区白马寺镇董村村民。一个人的义务救援队,他坚持了20年!2013年12月29日下午,58岁的洛龙区白马寺镇董村村民亢社欣,在北京人民大会堂参加了由中华见义勇为基金会、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主办的第十届“昆仑奖”全国十大见义勇为英雄司机评选表彰大会,荣获“全国见义勇为英雄司机”称号。从1994年起,亢社欣义务参加交通事故救援800多次,救助伤员800多名。“一个人的义务救援队”,他坚持了20年!经过媒体报道,他的事迹逐渐被人们熟知。
12月29日下午,由中华见义勇为基金会、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主办的第十届“昆仑奖”全国十大见义勇为英雄司机评选表彰大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编外交警”亢社欣荣获“全国见义勇为英雄司机”称号。
记者采访亢社欣:咱是农民出身,1982年前一直在市区打工,后来因为收入不够养家糊口,就贷款买了辆旧货车。我先给建筑工地运砖,后来在全国各地跑长途。在外跑长途,大大小小的交通事故见得多,心里有后怕。我想做些安稳的营生,就在洛常路大杨树段开过一个小饭店、一个修车铺,为过往的司机提供服务。
记者:怎么想到去参与交通事故义务救援?亢社欣:我小时候上学那会儿提倡“学雷锋”,小孩儿走在路上,有陌生人骑自行车路过,都很乐意顺路捎上一段。“帮助别人不计回报”的观念对我影响很深。1992年6月,我在四川达县山区的公路上发生了交通事故,我在那里人生地不熟,但是在我等待救援的时候,当地老百姓给我送饭、帮忙看车,让我很受感动。那次在四川达县的经历,更是让我一直心存感激,让我也想帮助别人。我的店开在路边,附近发生交通事故了,我都会去救人。为了能够更快赶到现场,我干脆申请在自家店门口设置了交通事故快速抢救报警点,接受群众的交通事故报警。:熟悉您的人都知道,您不但在听说事故发生后第一时间赶去救人,还从交通安全角度对道路改造建言献策,这些经验是怎么来的?亢社欣:最初,我也没啥救援经验。有一次赶到现场,事故车辆的车门被挤扁,司机困在车里出不来,可我手头也没有合适的工具,没能把人救出来。我这个人认死理儿,要做一件事就一定要做好。所以我就不断在实践中学习救援知识,自己去买些旧货制作救援器材、装备救援车辆。因为精力有限,后来我就关闭了家里的饭店和修车铺,让老伴开了一个小超市,自己全心忙救援这些事。参与的多了,经验就丰富了,现在到事故现场一观察,我就有救援方案了,对道路改造提建议也是因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