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人很擅长玩政治吗?为啥越玩越弱小?弱肉强食呗!说到底是盎撒文化决定的。英格兰人眼里,爱尔兰人和苏格兰人都不算人,移民美洲和澳洲的英国人就更不算了,只有英国议会老爷们才算人。 927-1707年,英国叫英格兰王国,约13万平方公里。1707-1800年,英格兰和苏格兰合并,更名为大不列颠王国,约23万平方公里。1801-1922年,爱尔兰加入后,更名为大不列颠及爱尔兰联合王国,约30万平方公里。 1922年,爱尔兰共和国独立,但北爱依旧留在英国,又更名为大不列颠及北爱尔兰联合王国,约24.4万平方公里。目前,苏格兰和北爱一直在闹腾要跟英格兰分手。如果它俩离婚跑路,英国就得改回英格兰王国,重回13万平方公里国土,国旗也会从米字旗变成圣乔治十字旗。 梳理英国国名及其国土变化,是因为“政治”跟土地息息相关。“政”的甲骨文由“正”和“攴”构成,“正”字上部象形表示城邑,下部“止”象征人的脚步,寓意走向城邑,“攴”表示手持木棍或兵器。组合起来,就是通过讨伐和征伐获得城邑和土地。 “治”的金文表示主持公道,拨乱反正。篆文另造会义字,治=水+台,本义是开凿水道,修筑堤坝,引水或防洪。所谓“政治”就是通过武力征伐,获得土地,治理灾害,带领族人繁衍生息,世代赓续,逐步壮大。 政治的本质是啥?有人说,政治是一种妥协的艺术。其实,这是个西方式说法,强大就多吃多占,弱小就妥协退让,打不赢就加入,美其名曰“妥协的艺术”。 其实,政治的本质是——团结!就是不断巩固和发展最广泛的统一战线,“把朋友搞得多多的,把敌人搞得少少的”。从古至今,我们都有着极为深厚的团结文化。 “能用众力,则无敌于天下矣;能用众智,则无畏于圣人矣。”“单丝不成线,独木不成林。”“同心山成玉,协力土变金。”……总之,团结就是力量,这力量是铁,这力量是钢,比铁还硬,比钢还强。 但英国人却以搅屎为荣,以把别人搞得不团结为目标。所以,即便统治爱尔兰700多年,英国人都没办法同化近在咫尺的爱尔兰,报应不爽啊! 盎撒文化之所以主导世界两三百年,并非它有多强大,而是因为科技和军事光环将其美化,把它抬高到了一个原本就不属于它的位置,文化泡沫而已。韩国文化也曾一度非常泡沫化,但现在只剩下露腿女团和伪娘男团了。 老子从大自然领悟到了:“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人之道则不然,损不足以奉有余”“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 达尔文从大自然领悟到了:“物竞天择,适者生存”“只有服从大自然,才能战胜大自然”“不要感叹生命的痛苦,感叹是弱者”…… 所以,我们对政治的理解是:“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万物并育而不相害,道并行而不相悖”“人类命运共同体”…… 所以,西方对政治的理解是:“没有永恒的朋友,没有永恒的敌人,只有永恒的利益。”“强者必须统治弱者”“不能用和平取得的东西,就用拳头来取”…… 纵观欧洲历史,除了古罗马帝国和亚历山大帝国有过较大版图,绝大部分时间都处于碎片化状态。即便是古罗马帝国,其王朝平均寿命也都不到一个世纪,远低于我国300年的古代王朝周期律。 此外,欧洲从未有王朝真正玩转过中央集权。因为弱肉强食,自私自利,导致他们没法团结大多数人,甚至连最基本的财政转移支付都玩不转。 巅峰期的英国,因为殖民地遍布全球,江湖人称“日不落帝国”,总面积约3500万平方公里。但这货从未把印度、澳洲和北美十三洲的居民当成自己人。他们眼里只有大不列颠岛的利益,连近在咫尺的爱尔兰岛都被区别对待。 1756-1763年,英法七年战争,北美十三州老铁帮助英国人揍法国人。在这场战争中,美国国父华盛顿出生入死,立下赫赫战功。但战争结束后,华盛顿不仅没得到奖励,反而被免去了上校军衔,连一毛钱退休金都没拿到,这特么到哪说理去? 此外,七年战争导致英国财政紧张,但这货不在本土加税,反而给经历了七年战争的北美十三州加税,屋漏偏逢连夜雨! 1965年,英国颁布《印花税法》,规定北美老铁使用任何纸张都要收税,哪怕只用一张A4纸,都要交20先令税收,违者将被送到不设陪审团的海事法庭受审。 然后,英国又不许美国人买中国和印度的茶叶,只能买英国茶。问题是它又不生产茶叶,只做中国茶和印度茶转口贸易,就是单纯想收美国智商税。美国老铁顿时就怒了,然后就于1773年搞出了“波士顿倾茶事件”,太欺负人了嘛! 最终,活宝大英成功逼反了北美十三州,搞得美国人跟法国人穿一条裤子都嫌大,掀起独立战争浪潮,把英国老爷们打回了英伦三岛。所以,英国人擅长玩政治吗?简直笑不活了,妥妥的“失道寡助”典型! 政治的本质是团结更多人,为更多人带来利益,并非占人多少便宜,挑拨多少人内斗,搅屎多少国家。大伙都不是傻子,这种骚操作搞多了,注定会自取其辱,自掘坟墓,自作孽不可活!
英国人很擅长玩政治吗?为啥越玩越弱小?弱肉强食呗!说到底是盎撒文化决定的。英格兰
东意和你不一样
2025-02-07 08:08:46
0
阅读: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