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2年,蒋介石为了削弱青海马家军的势力,同时控制河西走廊这一重要的战略要地,

长江有大中 2025-02-06 23:23:14

1942年,蒋介石为了削弱青海马家军的势力,同时控制河西走廊这一重要的战略要地,精心策划了一场针对马步芳和马步青兄弟的内斗。 他通过一系列军事调动和人事安排,成功挑起了两兄弟之间的矛盾,并最终导致马步青的失败。 在此之前,马麒病逝后,青海的军政大权由马步芳和马步青兄弟共同掌控。 马步芳以警备司令的身份驻守青海,而马步青则驻守河西走廊,以武威为据点,两人互为犄角,形成了青海与河西走廊的权力平衡。 然而,由于马步芳掌握了“青马”的基干部队82军,实力强于马步青,因此表面上看似相安无事,实则暗流涌动。 在抗战期间,马步青凭借其在河西走廊的军事地位,不断征纳壮丁、搜集战马,将骑兵第五师扩编为军。 与此同时,他通过各种渠道获取装备物资,使得骑五军的装备水平一度好于82军。 这种实力的膨胀让马步芳如芒刺在背,但他碍于兄弟情谊以及两人分处两地的事实,表面上仍维持着一种表面的和谐。 然而,蒋介石敏锐地察觉到了青海内部的矛盾,并决定利用这一点来削弱马家军的力量。 1942年,他命令马步青前往西宁担任柴达木屯垦督办,并将他所辖的骑兵第五师移防西宁,作为屯田部队。 这一举措表面上是为了加强青海的屯垦工作,但实际上却意在削弱马步青的军事力量,并制造两兄弟之间的对立。 马步青对此感到非常不满,因为西宁是青海的政治中心,他前往西宁后,失去了对河西走廊的实际控制权。 为了对抗蒋介石的计划,他一方面积极准备军事行动,另一方面则试图通过政治手段拉拢支持者。 然而,由于马步芳的势力强大且深得蒋介石的信任,马步青的反抗并未取得实质性进展。 与此同时,蒋介石还通过陈诚等人暗中收买马步芳的心腹旅长袁耀廷,使其成为内应。 袁耀廷在得知蒋介石的计划后,向马步芳透露了这一消息。 马步芳随即采取行动,将马步青的亲信逐出青海,并通过各种手段进一步巩固了自己的权力。 1943年,蒋介石正式将马步青的骑五军与马继援的82军合并为第40集团军,任命马步芳为总司令,马步青为副总司令。 这一举措彻底断绝了马步青的军事权力来源,并使其陷入孤立无援的境地。 面对蒋介石的步步紧逼,马步青最终被迫妥协。 他不得不接受马步芳安排的人选担任骑五军军长,并逐渐失去了对部队的实际控制权。 此后,他只能依靠一些地方势力维持自己的地位,但已无力回天。 马步芳则继续掌控青海长达四十年之久,成为青海乃至西北地区的一代枭雄。 从这段历史可以看出,蒋介石通过精心策划和巧妙利用青海内部矛盾,成功削弱了马家军的力量,并巩固了中央政府对西北地区的控制。 然而,这也反映了当时国民党内部对于地方军阀的复杂态度——既有利用也有打压,既有合作也有矛盾。 这种矛盾最终导致了青海内部的分裂和权力斗争,也为后来的历史发展埋下了伏笔。 注:【本文部分数据整理自公开网络资料】+【所述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认知边界】+【不作为决策依据】

1 阅读:157

猜你喜欢

长江有大中

长江有大中

感谢大家的关注